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 碳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343 秒)
滨海湿地地处陆海交汇的关键带,是承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地区之一。截至目前,围垦已覆盖了中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的60%,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则侵占中国盐沼植被总面积的48%,这将显著改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碳(C)、氮(N)和磷(P)循环,进而影响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但在地理尺度上,围垦和入侵对滨海湿地植被-土壤的C-N-P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仍...
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在树木适应胁迫环境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林龄增加导致养分限制的增加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影响森林碳汇功能的发挥。然而,目前关于NSC如何调节林龄增加导致养分限制增加的机制尚不清楚。
2024年4月1日-2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树种多样性及林分结构对森林碳储量及其组成的影响机制”2023年度进展研讨会在广西凭祥召开。咨询专家组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广西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科学院生态产业研究院等单位的12名专家组成。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特有的乡土树种,其凋落物残体的输入和降解对林龄增加的响应影响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但植物和微生物残体随林龄增加的变化模式和驱动机制仍不清晰。
林窗是指森林群落中由老龄树死亡或人为砍伐,在林冠层造成空隙的现象。局域尺度上的研究表明林窗发生影响土壤碳和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在森林演替和更新中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然而,在全球尺度上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间土壤碳和养分含量对林窗发生的响应是否一致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碳4作物与资源利用技术中心现有成员12人,其中高级职称和博士人才7人。团队长期从事C4植物资源利用与沃土固碳、农林废弃物循环利用与降碳减污、土壤微生物与耕地保育、药肥互作与作物逆境调控等方面应用基础研究与产品技术开发工作,创新集成药肥协同增效和土壤生态修复为核心的作物逆境智慧化系统治理技术体系。建有广东省药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级现代农业(药肥互作与作物逆境调控)产业技术研发中心、C4植物逆境适应...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正式发布了首批4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牵头编制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造林碳汇(CCER-14-001-V01)》(以下简称“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获批发布,自2023年10月24日开始施行。这意味着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简称“CCER碳市场”)正式将造林碳汇纳入市场重启后的首批合格项目。造林碳汇项目的社会期...
2023年9月20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农业科技学院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在李淑青教授带领下前往济宁市嘉祥县济宁青山羊原种场开展全国科普日绿色低碳公益行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李淑青、陶庆树、周佳萍、安劲松等教师。
为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战略擘画,贯彻落实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山东省全国科普日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9月14日上午,杨向黎院长带队前往淄博市源泉镇猕猴桃生产基地开展全国科普日绿色低碳公益行活动,并与博山区农业农村局进行了座谈。刘进教授及青年教师王功帅、赵锦、张春玲、张素素参与了此次活动。
为推进构建巴南区乡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格局,着力提高当地森林生态服务和乡村数字化治理效能,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7月9日-10日,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孟婷副教授率队前往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自力村,对当地乡村碳排放及碳汇情况进行调研。此次调研所依托的课题为重庆市巴南区乡村碳汇指标测算设计项目,调研得到了当地林业局的支持和协助,调研成员包括硕博研究生张家玮、杨皓越、崔昊洋和毛戈平...
2023年7月29日至31日,第八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在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召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刘世荣研究员作为分会场主席组织了S2碳达峰碳中和分会场,分会场主题是3060愿景下的林草机遇与挑战,围绕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政策、实现路径以及林草碳汇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
稻田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甲烷排放的热点区域。厘清稻田土壤有机碳(SOC)变化的影响因素,对于维持全球土壤碳储量和缓解气候变化至关重要。周丛生物是由微藻、细菌等组成的微生物聚集体,广泛存在于稻田水土界面,并直接影响土壤-水界面的元素迁移转化过程。然而,以往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了界面周丛生物对稻田土壤碳元素周转和交换过程的作用。周丛生物通过改变非生物条件(如pH、Eh等)和生物条件(如微生物...
2023年5月15至17日,“粮食安全与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土壤科学“高端论坛暨广东省土壤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广州隆重召开。大会由广东省土壤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联合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共同主办,学会依托单位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承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肇庆学院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
2023年5月13日上午,山东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江丽华教授主持的(鲁渝科技协作)“中低产坡耕地质量提升及土壤固碳增汇协同生态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工作进展推进会在重庆市石柱县鱼池镇召开。石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成雪生、石柱县农业农村委员会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向唯林,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陈晓燕、水土保持与林学系副主任王小燕,山东省农科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刘玉敏博士,项目承担单位山东...
2023年4月28日上午,由省科协、省台办、省乡村振兴局联合举办的“2023年湖北省海峡两岸农业农村低碳发展与乡村振兴论坛暨第十二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在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磨山园区行政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剑平,以及台湾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会理事长、台湾清华大学荣誉退休教授黄宗煌、湖北杏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杨福、台北晶净集团董事长郑宏德、台北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