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环境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环境科学技术 Cd相关记录40条 . 查询时间(0.576 秒)
重金属镉(Cd)对生物体而言是一种有毒元素,耕地土壤中的Cd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去除污染土壤中的Cd是保证土壤长期安全利用的必要措施。植物提取(phytoextraction)是利用Cd高(超)富集植物将土壤中的Cd吸收和转运至地上部分,通过收获植物材料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一种修复土壤Cd污染的绿色技术。除了植物对Cd的吸收和富集能力,植物提取效率与土壤条件也密切相关:一方面,土壤中的有效营养...
通过区域调查与田间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施用石灰对土壤-水稻系统镉(Cd)污染的控制效果和潜在风险。区域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稻米Cd超标率高达72.6%;石灰处理可降低21.1%的土壤Cd活性和9.7%的稻米Cd超标率,并小幅提升土壤pH,但存在不确定性。田间实验结果显示,经石灰处理后,稻米Cd含量从0.26 mg·kg−1降为0.11 mg·kg−1,以高积累品种(VU8)...
为了解鄱阳湖平原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特征,探析其潜在生态风险及影响风险状况的因子,采用地统计学、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Person相关分析及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镉(Cd)、汞(Hg)的空间分异特征、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风险状况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Hg均为中等程度的变异,空间分布差异较为明显。丰城大部分地区Cd含量均在江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与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风险...
为了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胞外聚合物(EPS)的提取及其吸附Cd(Ⅱ)的影响,考察了pH、单一物理提取方法和组合方法对脱水污泥中EPS的提取量及其对Cd(Ⅱ)的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在能够提高EPS提取量的同时,也能够提高EPS对Cd(Ⅱ)的吸附能力;不同物理处理方法对EPS的提取效率影响顺序为加热法>超声法>离心法,但其对Cd(Ⅱ)的吸附能力影响顺序为超声法>离心法>加热法;组合物理方法...
采用水浴共沉淀法在碱性条件下制备两种Zn系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Zn-LDHs),并对天然麦饭石进行覆膜改性得到Zn-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运用能谱分析仪(EDS)配合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检测改性前后麦饭石,及吸附试验后ZnFe-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的形貌和元素变化;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天然麦饭石和ZnFe-LDHs覆膜改性麦饭石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等温吸附试验、解吸附试...
吸附是Cd在土壤中最基本的环境化学行为,而土壤中金属氧化物对Cd具有较强的吸附固定能力,尽管过去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Cd在黏土矿物特别是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固定分子机制不是很清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王玉军团队结合EXAFS和量子化学计算等分子环境手段,较为系统地研究了Cd在土壤金属氧化物表面的吸附固定分子机制。研究发现Cd在氧化铝表面除了形成表面络合物外,还会形成氢氧化镉多聚物,后者会...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污泥实测数据模拟计算了污泥掺烧过程中Cl/S/P与矿物质的交互作用,重点模拟研究了Cl/S/P/矿物质交互体系对Cd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掺烧过程含Cl、S及P逸出气体以HCl(g)、SO2(g)及(P2O5)2(g)形式排放.污泥掺烧含有CaO-SiO2-Al2O3体系中,CaO可以抑制S以SO2(g)释放,而SiO2及Al2O3对SO2(g)逸出有促...
利用风化煤、草炭和生物炭这3种有机物料,采集陕西关中地区设施菜田土壤,通过2014~2015年两季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3种有机物料在设施菜田土壤重金属Cd、Pb单一和复合污染条件下对Cd、Pb生物有效态等赋存形态的影响,探究风化煤、草炭和生物炭对设施菜田重金属Cd、Pb污染土壤修复的可行性. 结果表明,风化煤显著降低了复合污染土壤中Cd有效态含量,达11.9%(P<0.05),并使Pb有效态含量显...
通过水稻盆栽种植试验,研究了两种组配改良剂LST(石灰石+海泡石+二氧化钛)和LSF(石灰石+海泡石+硫酸铁)在不同添加量(0、1、2、4、8、16 g·kg-1)下对水稻土壤Pb、Cd和As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水稻吸收累积Pb、Cd和As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组配改良剂LST和LSF均使土壤pH值上升,且与对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种组配改良剂相比,LST比LSF使土壤pH...
为研究组配改良剂碳酸钙+海泡石(LS)对稻田土壤重金属Pb、Cd、Cu、Zn钝化效果的持久性,通过一次性施用0、2、4、8 g·kg-1的LS,并分别于2012年(第一季)、2013年(第二季)和2014年(第三季)连续种植水稻,在湘南某矿区附近污染稻田进行了一个3 a的大田修复试验.结果表明:①LS能显著提高三季土壤pH值,且LS对土壤pH值提高效果为:第一季>第二季>第三季.②LS能显著降低三...
评价α-淀粉酶与茶皂素对污染土壤中的Cd,Pb洗脱效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更准确的科学依据。[方法] 以重金属Cd,Pb污染的耕作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α-淀粉酶和茶皂素复合淋洗对Cd,Pb污染土壤进行生态修复,并测定土壤淋洗前后Cd,Pb形态的变化。[结果] 在反应时间12 h,pH 4.0,反应温度30℃,茶皂素溶液和酶溶液配比4:1条件下,Cd,Pb去除率分别为88.87%,43.9...
植物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是用于环境修复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本文利用苦丁茶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Fe NPs),考察了 Fe NPs 去 除Pb(Ⅱ)和Cd(Ⅱ)的性能,同时,比较了不同温度对 Fe NPs 去除Pb(Ⅱ)和Cd(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pH=3.5、温度 303 K、Fe NPs 投加量为 2.0 g·L -1的条件下,反应 60 min 后,Pb(Ⅱ)和Cd(Ⅱ)复合溶液...
湿生植物在城市景观绿化和美化中应用越来越多,但也经常遭遇环境污染胁迫的问题. 大量研究证实丛枝菌根(AM)可提高陆生植物耐受环境污染胁迫的能力,但对湿生植物的影响却鲜有认识. 通过水培实验,探索接种AM真菌(Glomus etunicatum)对香蒲(Typha latifolia)耐受Cd2+(0、 2.5、 5.0 mg ·L-1)胁迫的影响,旨在为评估菌根技术能否用于提高湿生植物抗耐环境污染...
采集典型Cd超标稻田土壤开展室外盆栽实验,选取石灰、 生物炭、 苎麻、 苎麻+有机酸EDTA添加强化富集植物等当前具有大田推广潜力的重金属超标土壤修复措施为研究对象,分析降雨、 土壤双重酸性环境不同修复措施下土壤剖面有效态Cd含量变化及其径流流失特征. 结果表明,生物炭(2%质量分数添加量)相比其他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pH,苎麻添加EDTA则明显降低了土壤pH. 同次降雨事件中,苎麻处理所产生的径流...
硝化作用是土壤中存在的一个重要生物学过程,其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其中包括重金属污染。本文选取我国10种不同类型土壤,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硝化活性对不同Cd污染程度的响应特征以及影响Cd毒性的主要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除红壤和黑土外,土壤硝化活性随外源Cd的增加而降低,采用Logistic模型和完全抑制模型可很好的表征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Logistic模型获得的不同土壤ED25 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