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机械学 农业机械化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农田水利 水土保持学 农田测量 农业环保工程 农业区划 农业系统工程 农业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业工程 农学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135 秒)
2021年12月13日,由装备所主办的江苏省农学会设施农业装备分会第一届五次理事会暨叶菜类蔬菜全产业链机械化生产现场观摩会在靖江召开。分会各理事单位代表及省内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地方推广部门、园区及合作社、以及国内企业单位的设施农业装备行业领域理事代表近30人参加会议。理事会由分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薛金林教授主持。
2021年11月24日上午,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莫广刚带队拜访联合国可持续农业机械化中心(CSAM),双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沟通。莫广刚副秘书长表示,中国农学会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农业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国家联系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近年来,中国农学会持续在农业国际学术交流、智库建设、科普宣传、科技成果转化和国际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和耕耘,助力中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开拓创新、繁荣发展。中国农学会愿意与...
樊开青 在读博士,副教授,江苏省农业生态协会会员。先后获院教坛新秀、院优秀教师、院教学名师、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9-2010年在南京大学访问一年,长期从事《环境影响评价》、《仪器分析》、《水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教学和水污染控制方面研究。先后主持或主要参与了“雨水利用与景观用水的设计应用研究”、“生活污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应用研究”、“多功能污水处理装置的研制”、 “工...
杨光梅,女,工学博士,现任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2000年7月获贵州大学农学专业学士学位,2004年7月获贵州大学土壤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留贵州大学任教。2008年2月进入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联合培养,攻读环境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2年12月进入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出站之后进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黄丽,女,汉族,副教授,硕士。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律本科专业,2011年获得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邮箱:1657221797@qq.com。1991年7月至2008年7月工作于昆明市农业学校,2008年至今工作于昆明学院农学院。研究方向:农业推广。
周口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在农林科学类Top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2018年10月10日,由水土保持研究所节水中心吴普特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多能源互补驱动低能耗喷灌机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中国农学会成果评价。以中国工程院康绍忠院士为组长,中国工程院赵春江院士和新疆农垦科学院尹飞虎研究员为副组长的7人专家组,从科研立项、研发过程、推广应用等主要环节对该项目成果进行咨询评价。专家组认真听取了吴普特关于“多能源互补驱动低能耗喷灌机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汇...
近日,由我校完成的“多能源互补驱动低能耗喷灌机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通过中国农学会成果评价。专家们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技术总结报告,并审阅了用户应用报告、经济效益报告及科技查新报告等评价文件资料,经质询与讨论,一致认为“多能源互补驱动低能耗喷灌机系列产品研发与应用”项目创建了移动式喷灌机组多能源互补驱动理论,开发出多途径节能降耗和精准灌溉技术,创制了多能源互补驱动低能耗精准喷灌系列装备与配套产...
2018年4月22日,由中国农学会主办的首届青年农业科学家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面向未来的农业生物与信息技术”为主题,华玮、毛克彪等16位青年科学家作大会报告,孙九林、陈晓亚、赵春江、林敏等院士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来自全国各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的青年科研人员和研究生100余人参加了论坛活动。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农学会成立100周年贺信精神,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农业科研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优秀青年脱颖而出,中国农学会决定打造“青年农业科学家论坛”交流协作平台。论坛主题:面向未来的农业生物与信息技术。
2017年12月13日上午,由中国农学会、江苏省农学会、台湾农学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农业科技交流研讨会暨江苏省农学会学术年会在我院召开。中国农学会原秘书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理事长邹瑞苍,江苏省农学会理事长、江苏省农科院院长易中懿,台南市食品安全自主管理联盟顾问王政腾,台湾中华农学会执行长王长莹,江苏省农学会副理事长焦新安、聂影、陈巧敏、巫建华、郑建初,江苏省科协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吕家勇,江苏省人...
水稻农学参数的估算是调控水稻生长、预测水稻产量的重要基础和根据。该文以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大丰农场水稻研究所的稻田为研究对象,根据植物反射光谱的特性,研究3CCD摄像机水稻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叶长、叶宽、株高、产量等农学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分蘖期农学参数不适于用3CCD摄像机估算;叶面积指数在分化期估算最准确;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产量均在抽穗期估算较好;3CCD摄像机不适用于大面积水...
选取山东省陵县的小麦试验示范基地作为样区,采用GPS定位调查,获取田间21个样点的土壤和小麦植株样品,运用TDR300测定样点土壤含水量,利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采样点拔节期小麦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获取小麦干物质产量信息。基于地统计学原理,结合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小麦叶绿素含量、干物质产量等农学参数信息和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小麦叶绿素含量的空间变异呈强的空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