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地球物理学 DEMETER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062 秒)
In the framework of seismic precursor electromagnetic investigations, we analyzed the very low frequency (VLF) amplitude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Instrument Champ Electrique (ICE) experiment on board t...
Many examples of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s observed during large seismic events were recorded by the low-altitude satellite DEMETER. However, there are also ionospheric variations without seismic acti...
The DEMETER satellite was the first satellite specifically dedicated to the recording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a connected with seismic activity. Almost 6.5 years of measurements provide good opport...
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ISL探测器升轨数据,统计分析了2005—2009年全球37个Mw≥7.0级地震前后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结果发现,共有19个地震(51%)前观测到了较为明显的电子浓度异常扰动现象,其中大部分表现为异常增强;观测到的电子浓度异常现象一般出现在震前1~5天内,也有部分地震前出现两次及以上扰动现象.分析表明,在赤道和中低纬地区更容易观测到明显的电子浓度扰动,即异常震例基本发生在...
在地震的孕育或发生期间,地球内部岩石圈的活动可能会发出电磁辐射,引起空间电磁扰动,并通过波粒相互作用引起高能电子的投掷角散射,导致高能电子的沉降.本文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智利周围区域在智利地震期间空间高能电子的通量、能谱的分布及演化,发现在智利地震发生前第11天和12天,在以震中为中心,经度跨度10°,在DEMETER卫星轨道高度上L跨度0.1的区域内,有超出背景4到6倍的...
本文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的电场数据,获得了汶川地震前后约一个半月以16天为周期的LF频段(在本文定义为10~18 kHz)的平均功率谱密度准动态分布图像.发现昼侧10~14 kHz、夜侧10~18 kHz的电场平均功率谱密度的幅度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前后存在明显变化:震前先明显增大,随后减小,在发震时段几乎达到最小,震后逐渐恢复并较震前增大.同时,分析了2006、2007...
中国周边有多个应用于导航的VLF发射站,当DEMETER卫星飞经中国大陆上空时, 它可以接收到来自这些发射站的信号. 利用DEMETER卫星接收到的来自5个不同发射站发出的VLF信号数据, 对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进行研究, 发现震中上空区域不同频率信号对应的信噪比在地震前后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震前明显降低, 震后有所恢复. 这个现象可能与地震和电离层耦合有关.
DEMETER卫星由法国于2004年6月发射,高度约为665 km,圆轨道且经过极区,其主要目的是研究与地震有关的电离层异常.2008年5月12日6∶28(世界时)在四川省汶川县(31.02°N, 103.37°E)发生了Ms8.0级的特大地震.本文分析了在震前一周内DEMETER卫星观测到的电离层异常.这些异常主要包括:(1)卫星在震前4天和5天经过震中附近时,记录到电子浓度、电子温度和氧离子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