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1998”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0.078 秒)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沈海波,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挪威卑尔根大学博士贺圣平联合中科院院士王会军,通过对观测数据的统计诊断以及数值试验的分析,发现中国东部8月降水异常的这种偶极型模态与夏季巴伦支-喀拉海的海冰变化存在紧密联系。7月巴伦支-喀拉海的海冰异常会在欧亚大陆上激发出一条向东传播的罗斯贝波列,波动传播到东亚在急流的出口区产生平均流向扰动能量的转换,进而在8月引起径向的太平洋-日本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1998年中文论文论著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1998年 中文论文论著
2019/6/28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1998年中文论文论著。
基于1970—2016年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CHAM4模式,研究了各海盆海表温度异常(SSTA)对1998和2016年这两个超级厄尔尼诺衰减年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及大尺度环流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在1998与2016年几乎相反的SSTA型态是导致TC生成频数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热带和北太平洋SSTA在1998与2016...
本文利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动力气象实验室(LMD)发展的可变网格的格点大气环流模式LMDZ4,对1998年东亚夏季降水进行了模拟,考查了变网格模式对东亚夏季降水的模拟性能.结果表明,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模拟出东亚夏季降水的极大值中心、夏季风雨带以及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模式基本再现了1998年夏季两次雨带的进退特征,包括降水强度、雨带范围等,从而合理再现了1998年夏季江淮地...
1998年7月6日辽南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暴雨过程分析 物理量场分析 卫星云图分析
2009/6/26
针对 1998年 7月大连一次全区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 ,运用有关资料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暴雨过程主要是蒙古低涡底部的西风急流和副高后部低空西南急流耦合作用的结果。高空急流在引导低涡东移的同时携带冷空气下沉 ,为暴雨的产生起到启动作用 ;而低空急流的建立在抬升的同时输送大量的水汽、能量等。
1998年8月4日华北气旋暴雨分析
华北气旋 天气特征 发生发展机制 物理量特征
2009/6/26
对1998年8月4~5日华北气旋暴雨进行分析,探讨了暴雨发生时的天气特征和物理量场的特征,揭示其发生发展机制,试为灾害性暴雨提供预报思路。
基于近8年卫星观测的全球闪电资料, 对中国东南部和中南半岛各季节闪电密度距平场进行EOF分析发现, 在这一El Niño事件期间, 与NINO3区海表温度正距平升高的同时, 1997年春季该地区的闪电活动就出现了显著的正异常, 并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季结束, 各季度的正异常区闪电密度距平百分率依次是89%, 30%, 45%, 498%和55%, 其中冬季变化幅度最大; 正异常区在冬、春...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期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及机理研究
季节内振荡 对流活动 低频环流 洪涝灾害
2009/5/19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与低纬和中高纬低频气旋在长江流域附近地区的汇合过程有关. 用包含18个动力热力因子及南北边界效应的局地经向环流线性诊断模式将各因子作用分解开来, 并根据1998年的NCEP再分析资料找到造成不同纬度低频气旋的产生、经向传播及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基于数值模式的定量分析结果, 表明低纬地区低频气旋的产生和传播主要与强积云对流有关的潜热加热、反映越赤道气流影响的边界...
Volcanic eruptions recorded in the Illimani ice core(Bolivia):1918–1998 and Tambora periods
Volcanic eruptions Illimani ice core Tambora periods
2009/3/11
Acid layers of volcanic origin detected in polar snow and ice layers are commonly used to document past volcanic activity on a global scale or, conversely, to date polar ice cores. Although most catac...
Release and dispersion of vegetation and peat fire emissions in the atmosphere over Indonesia 1997/1998
vegetation peat fire emissions atmosphere Indonesia
2009/3/9
Smoke-haze episodes caused by vegetation and peat fires affect parts of Indonesia every year with significant impacts on human health and climate. Particularly fires in degenerated peat areas release ...
Atmospheric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at Värriö measurement station in Finnish Lapland 1998-2002
Atmospheric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Vä rriö measurement station Finnish Lapland
2009/3/6
During the calendar years 1998-2002, 147 clear 8nm diameter particle formation ev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at the SMEAR I station in Värriö, northern Finland. The events have been classified...
Boreal forest fires in 1997 and 1998:a seasonal comparison using transport model simulations and measurement data
Boreal forest fires seasonal comparison transport model
2009/3/6
Forest fire emissions have a strong impact 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gases and aerosols in the atmosphere. In order to quantify the influence of boreal forest fire emissions on the atmospheric co...
1998年“二度梅”期间武汉-黄石突发性暴雨的模拟研究
β中尺度系统 风场扰动 收支计算 物理模型
2008/11/28
采用较高水平分辨率的非静力中尺度模式,利用收集到的较完全的资料作为初值,对1998年"二度梅"期间武汉-黄石突发性暴雨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分别复制出在7月20日18时至21日06时及21日18时至22日06时(世界时)期间,武汉和黄石附近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其生命史约为12小时,水平尺度为100~200 km,为典型的β中尺度系统.对β中尺度系统的流场和物理量的剖面分析表明,在武汉和...
1998年7月21~22日鄂东沿江连日特大暴雨成因探讨
特大暴雨 中尺度分析 地形作用
2008/11/28
分析了1998年7月21~22日连续两天发生在鄂东沿江的特大暴雨的环流背景特点和中尺度演变过程,并对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揭示了一种晚梅雨期特有的能把沿江东移的暴雨系统阻滞在鄂东形成持续和重复大暴雨的环流形势.结合当时的环境气流背景,讨论了大别山与鄂东南山地之间的NW-SE向河谷地形导致暴雨在夜间沿河谷产生和持续的可能机制.其中包括地形的机械和热力作用导致的中尺度环流变化,和在此情况下形成的一种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