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 化学物理学 高分子物理 高分子化学 核化学 应用化学 化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 MMA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218 秒)
2022年7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发的新型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法制甲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简称MMA)绿色技术落地河南中科濮原新材料有限公司,30万吨MMA一期项目开工仪式在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19年3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离子液体与绿色工程团队研发的“离子液体催化乙烯-合成气制MMA成套技术”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何鸣元院士担任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韩布兴院士担任副主任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利用预乳化乳液法制备了不同单体配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co-甲基丙烯酸-co-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MMA-co-MAA-co-HEMA))微凝胶分散液;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动态光散射仪研究了微凝胶的微观形态、粒径大小及其溶胀率;利用试管倒转法对微凝胶分散液的凝胶化相转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借助椎板流变仪考察了所形成胶态凝胶的储能模量与单体配比、微凝胶分散液浓度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凝...
采用导向沉淀法在胺化的P(AA/MMA/GMA)@Fe3O4(MCM,其中AA为丙烯酸,MMA为甲基丙烯酸甲酯,GMA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微球表面负载ZnO粒子制备得到了ZnO@P(AA/MMA/GMA)@Fe3O4(ZPM)三层结构磁性复合微球。通过XRD、SEM、粒度分析、TGA及VSM等手段对ZPM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PM微球平均粒径为1.38 μm,ZnO负载量为13.02%,比...
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GMA) 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共聚微球 GMA/MMA, 并通过键合有对羟基苯甲醛 (HBA) 的改性微球 HBA-GMA/MMA 与苯甲醛 (或取代苯甲醛) 以及吡咯间的 Adler 反应, 实现了卟啉在共聚微球 GMA/MMA 表面的同步合成与固载, 制得了固载有苯基卟啉 (PP)、对氯苯基卟啉 (CPP)、对硝基苯基卟啉 (NPP) 的功能化微球 PP...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 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 用FTIR, TG, XRD, DMA, 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PAMPSLi与P(MMA-VAc)共混后结晶状态发生变化, 交联网络变得密实, 提高了热稳定性和拉...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 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线型共聚物P(GMA-co-MMA); 然后通过环氧基团的开环成醚反应, 将对羟基苯甲醛(HBA)键合于共聚物的侧链上, 形成键合有苯甲醛(BA)的聚合物BA-P(GMA-co-MMA); 最后采用Adler方法, 以BA-P(GMA-co-MMA)、苯甲醛及吡咯为反应物, 在均相反应体系中, 成功地实现了苯基...
“Living”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ew reaction system,ethyl 2-bromoisabutyrate/CuBr/[mim][HCOO]/MMA,in which[mim][HCOO]ionic liquid was a good solvent to C...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作为混合单体、以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共乳化剂十六烷醇(CA)作为复合乳化剂体系、聚乙烯醇(PVA)为液膜增强剂,制备了稳定的超浓乳液.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N,N′-二甲基苯胺(DMA)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用一种新的超浓乳液薄层技术,在较低温度下引发共聚合.探讨了液膜增强剂种类和聚合环境对聚合稳定性影响;研究了薄层厚度,薄层面积,聚合温...
先利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固含量为50%, 粒径480?nm的单分散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与丙烯酸(AA)的共聚物种子乳液; 然后以上述种子乳液为介质, 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 碳酸氢钠为缓冲剂, 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制备固含量72%, 乳胶粒具有二元分布特征的高固含量、低粘度稳定乳液: 其中大乳胶粒径500~600?nm, 小乳胶粒径约80?nm. 所得乳液中乳化剂总含量...
采用完全无皂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粒径窄分布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P(MMA-EA-MAA)]乳胶粒,通过对上述胶乳进行碱处理,制备出了具有空腔结构和多孔结构的聚合物乳胶粒,研究了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合过程、胶粒特性及胶粒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交联剂后,单体转化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乳胶粒粒径略有减小,交联剂用量较高时,乳胶粒粒径分...
摘要 将海藻酸钠(SA)与CuCl2.2H2反应得到一种配位聚合物海藻酸酮(Cu-An)。以ESR、电导率、IR和SPS方法对此配位聚合物进行表征,确定了组成与结构:同时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该配位聚合物膜、HSO3^-和水体系催化引发作用下的聚合反应历程。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的中心离子Cu^2^+与两个海藻酸(An)链节单元上的两个羧羟基氧原子和两个离解氢原子的羧羟基氧原子以共价型配位...
利用无皂乳液聚合,分别用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了单分散的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丙基磺酸钾)(P(St-MMA-SPMAP))乳胶颗粒.在该聚合体系中,当水溶性磺酸基单体SPMAP的浓度小于17?mmol/L时,为均相成核过程,能制备单分散的乳胶颗粒.其中,用两步法制备的乳胶颗粒相互之间无粘连.此外,还对一步法合成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辛基磺酸钠(P(St-MMA-SOMAS...
采用批量法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粒径窄分布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AA)三元共聚物胶乳,并通过碱后处理,制备出了具有异型结构的乳胶粒,探讨了AA用量及MMA/EA质量比对胶粒结构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A含量大于0.04 mol时,胶乳中开始出现异型结构粒子,随着AA用量的增加和MMA/EA质量比的减小,异型粒子在胶乳中所占比例增加,胶粒体积先增大后减小.当EA用...
采用苯氧铜/正丁基锂(PhOCu/n-BuLi)体系引发MMA聚合, 通过GPC, 1H NMR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该体系聚合反应速度较快, 温度、引发体系组成是影响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单体转化率、引发剂引发效率、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的主要因素; -40 ℃时分子量分布比较窄, 但引发效率也比较低(大约15%). 低引发效率、宽分子量分布与引发剂的聚集状态有关. 分子量与单体浓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