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历史学 前瞻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629 秒)
众所周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第二年腐朽没落的清朝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奋起反抗。120年后的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立起来到富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古老中国也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落后国家转变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大国,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并且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以刮骨疗毒决心和雷霆万钧手段"打虎、拍蝇、猎狐"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社会发展走向,也为中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国内学界围绕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治理的方略与举措、成效与原因、意义与影响、挑战与趋向等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研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为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治理怎样为、为何能及未来如何为等重大...
2020年10月9日,在南开新百年的第一个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至竟终须合大群——南开日本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新书发布会暨“守正出新、互鉴会通:新百年南开日本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端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该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院长刘岳兵教授编纂,是“百年南开日本研究文库”第一辑19册的自然延伸。全书收录了中国日本研究相关领域的权威学者对十九卷文库的作者及作品的深入评析,里面《南开日...
2019年9月21—22日,由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中国古代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太白校区成功召开。来自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元智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长沙简牍博物馆、中华书局、《东岳论丛》编辑部、《人文杂志》编辑部等高校、科研单位和期刊杂志社的近70余名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2017年12月2日-3日,“史料扩充与史学演进: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系近现代史教研室主办,与会学者共提交论文二十余篇,涉及近现代域外和海内史料的搜集、整理、考辨与多视角解读,以及近代史学与史家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来自两岸三地十余所高校、杂志社、出版社与文博机构的学者齐聚一堂,对中国近现代史领域中的诸多话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讨论中,每场两位评...
2016年6月7日晚,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于文华楼西区1327会议室举办了以《近代北京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建伟副研究员担任主讲人。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张晨怡老师主持,陈鹏老师等三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南京大学崔之清教授精彩演讲“聚焦2012/台湾选举:现状与前瞻”。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它源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切领悟、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对中华文明传统的批判和传承。其发展过程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进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总体来看,党的社会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发展创新,不断趋于成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石器微痕分析是指通过显微技术对石器标本上非肉眼所能观察的痕迹进行辨识,判断 工具被使用的部位、运动方式和加工对象。在当前的考古学界,微痕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理念与方法已被大多数学者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这一领域。它对了解石器功能并诠释古代人类生存模式和社会行为,对重大考古课题研究的创新与突破,具有很大的潜力和良好的前景。在中国,尤其如此。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其中社会史的异军突起尤为引人瞩目。社会史研究的勃兴,是基于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反思,也是基于对中国传统史学研究模式的反思。这一范式转换,在为历史学研究带来新的视角与方法的同时,也给史学界带来了种种思考,成为史学变革与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同时,又已走过“而立”之年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也面临着“碎化”、“政治史缺失”等质疑。因此,厘清其学术史脉络,深化学科理论建...
中国海内移民史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起始阶段和90年代以后的拓宽和深化阶段。其研究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海内移民的原因、海内移民的类型与路线、海内移民迁移的方式与地域分布、海内移民的社会结构与特点、海内移民的互动、海内移民与海岛开发、海内移民社会的转型与嬗变等七个方面。今后,中国海内移民史的研究在研究领域、方法和资料来源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拓宽、整合和挖掘。
九月的上海,秋高气爽。十七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多功能会议室,来自上海市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江南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江南研究的范式与突破、江南研究的最新前沿与多学科渗透趋向,以及如何加强海内外江南研究学者间的联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参与本次江南研究交流会的学者包括正在华东师范大学作研究访问的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长、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长川本芳昭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钱杭教...
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回顾与前瞻 作 者: 李剑鸣 封面: 关键字: 学术札记 年 号: 2007 期 号: ...
澳大利亚华人在澳历史悠久,并为澳大利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中澳建交以来,大批华人新移民赴澳,澳洲华人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对中澳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澳华人数量居多,从政治上华人的参政意识,经济上华人的经济能力,及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可以对在澳华人社会的发展作一简单预测。澳大利亚华人的社会地位会进一步提高,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并将进一步促进中澳间的友好合作,推动中澳关系的发展。
蔡仁厚《当代新儒家的返本与开新─千禧年的文化省思与前瞻》Restoration and New Beginnings in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Cultural Reflection and Outlook for the New Millenium蔡仁厚(Jen-hou Tsai)东海大学哲学系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Tung...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