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相关记录382条 . 查询时间(0.106 秒)
观察美丽鳞毛蕨粗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影响及对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淀粉负荷剂量后的正常小鼠血糖影响。 方法: 采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对美丽鳞毛蕨植物粗多糖进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测定;以美丽鳞毛蕨粗多糖为实验药物,取血糖值4.0~9.0 mmol·L-1的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16小组,每组10只,适应性饲养3 d后,分别用生理盐水、阿卡波糖(0.625 g·kg-1)、高剂...
为了探讨喀斯特地区常见蕨类植物种对石灰土高钙环境的适应方式, 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附近区域的11种常见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比其根际土及植株钙素的含量特征, 分析了这11种植物对土壤钙素的吸收情况, 以及钙素在植株各器官间的运转和分配情况。研究显示, 在酸性土区, 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根际土的钙有效度显著高于其他10种蕨类植物; 受酸性土钙含量低的影响,...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云南20种不同科、属的蕨类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叶片表面存在不同的附属物,而有的种类无附属物;20种蕨类植物共具8种气孔器类型(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辐射状细胞型、双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细胞型、共环极细胞型、聚腋下细胞型和不规则型), 它们在气孔器组成上具多型现象,气孔均为下生型,分布方式及大小多样;叶表皮细胞的微形态在科属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主要有不规...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高磊博士等人在王艇研究员指导下,发现蕨类叶绿体基因组的进化动态远比以往设想的更为复杂。研究结果已于4月13日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BMC Plant Biology。 武汉植物园在前期的研究中测定了我国首个蕨类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2009, 9:130),并注意到位于蕨类叶绿体基因组大单拷贝区的rpoB和psbZ间区(BZ区),...
为揭示坡向差异对蕨类植物多样性的生态影响, 作者在广东新会古兜山自然保护区海拔1,000 m以下的中低山植被东、南、西、北4个坡向, 分别选取10个5 m × 5 m的样方进行调查, 分析蕨类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种类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 (1)东坡(半阴坡)与北坡(阴坡)物种多样性最丰富, 而西坡(半阳坡)和南坡(阳坡)相对贫乏; (2)4个坡向的相似性系数均很低(不超过0.5), 其中南坡(阳坡)...
2010年11月15日—17日在深圳召开了第五届亚洲蕨类植物学大会。这次会议由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深圳仙湖植物园共同组织。来自亚洲、欧洲、北美和非洲15个国家的150余位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
2010年11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召开了第五届亚洲蕨类植物学大会。这次会议由中国花卉协会蕨类植物分会、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深圳仙湖植物园共同组织。亚洲蕨类植物国际研讨会是亚洲蕨类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也为各国学者进行学术合作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该研讨会2-3年举行一次,目前已成功举办四次。在中国,有相当多的蕨类学家从事着不同领域的研究,但是他们很少有机会与其...
采用显微摄影技术观察记录孢子萌发至形成幼苗的过程,研究了赤霉素(GA3)和土壤基质对孢子萌发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孢子从片状体发育形成原叶体阶段开始需要外界提供充足的养分,原叶体发育成苗阶段需要充足的水分,以利于受精卵的形成。外源施加GA3可以使孢子萌发时间至少提前2 d,质量浓度为10 mg/L的GA3促进孢子萌发效果最好。用草炭土、黑土、细砂、混合土[V(草炭土)∶V(黑土)=1...
研究翠绿针毛蕨Macrothelypteris viridifrons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 方法 :利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对其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以MTT法测试各化合物对MOLT-4,Hep G2,A-549,MCF-7,HT-29,PC-3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结果 :分离得到5个具有特...
研究乌蕨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乌蕨总黄酮对羟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和总抗氧化作用,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乌蕨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乌蕨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一定的还原力,可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且抗氧化作用与乌蕨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结论乌蕨总黄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抗氧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
实地调研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初步明确了贵州可食用蕨类植物共计24科、30属、64种(含5变种),占贵州省蕨类植物科、属、种数的44.44%、19.74%和8.13%。并对23种贵州食用蕨类植物区系组成特点及资源分布进行了阐述。
[目的]研究最适合凤丫蕨幼茎直接成苗的灭菌手段和赤霉素浓度,为其大量繁殖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不同灭菌方法和赤霉素浓度下,对凤丫蕨进行幼茎成苗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酒精和升汞消毒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好,但对幼茎的毒害作用也越强,升汞处理时间由8 min改为12 min时,平均毒害率由14.47%上升为25.57%,而愈伤诱导率比其他2种处理要高;在添加赤霉素的培养基上幼茎成苗率明显较高,t...
为了研究披针新月蕨的化学成分,采用不同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披针新月蕨地上部分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分别鉴定为4′-hydroxy pneumatopterin B (I)和6″-O-acetyl triphyllin A (II)。化合物I和II为新化合物。
为研究浅裂鳞毛蕨根茎中的化学成分,用Sephadex LH-20,silica gel等柱色谱方法从其水提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浅裂鳞毛蕨素A(1),浅裂鳞毛蕨素B(2),浅裂鳞毛蕨素C(3),浅裂鳞毛蕨素D(4),东方荚果蕨酯A(5),东方荚果蕨酯C(6),熊果苷(7),3-甲氧基-4-羟基苯基-1-O-β-D-葡糖苷(8)和3,4-二...
山西省蕨类植物     山西  蕨类植物  中华蹄盖蕨  卷柏科  木贼科       2009/11/11
山西省产蕨类植物70种3变种,隶属18科30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