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军事学 管理学 旅游学 文化学 特色库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双碳相关记录123条 . 查询时间(0.152 秒)
2021年6月26至27日,由山东大学、珠海格力电器联合主办、上海大周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IEEE PES直流电力系统技术委员会(中国)低压直流技术分委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直流微电网关键技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鲁能贵和洲际酒店成功举办。
2021年7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庆祝建校12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双碳目标”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与实现研讨会在青岛校区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和复旦大学共同主办,青岛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山东省植被生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生态学会联合承办。
2021年7月6日,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组织开展“双碳”战略目标专题培训,进一步深化全办干部对“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准确把握,提升全办干部专业素养和监管服务水平。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陈飞应邀为全办干部作专题讲座。
2021年6月6日,由清华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联合主办的“双碳目标下电力系统转型的市场与政策高端论坛”在太原理工大学明向校区举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熊品润,山西省发改委能源处处长赵江燕、价格处处长石广兵;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理工大学校长黄庆学,清华大学电机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副校长孙宏斌出席会议。来自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华电集团、中国能建集团、中国电建集团、国家电网、中国三峡集团、...
2021年5月28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燃气轮机发电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燃气轮机发电专业委员会、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珠海联合举办了2021“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气电发展再出发”论坛。本次论坛以“燃气轮机在碳达峰,碳中和条件下,深耕发电低碳、高效新机遇”为主题,旨在解读气电发展的战略机遇,探讨气电企业如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燃气轮机发电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林枫、李庆...
2021年5月28日沪深两市午后震荡下挫,汽车、券商、白酒等板块相对活跃,新能源板块全天表现突出,我一直建议大家重点关注光伏和新能源汽车板块龙头,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周五整个新能源汽车板块大幅上涨,多只龙头股大幅回升,带来了很强的赚钱效应。
中国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已成为当下的热点。从官方日前发布的文件不难看出,在国家层面上,“30、60”目标已经十分清晰,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到25%左右。向“双碳”目标进发,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全面向低碳化转型。这与高质量发展目标一致的背后,是一场方兴未艾的能源革命。
2021年5月13日,原国务院参事石定寰一行7人受邀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数字能源论坛”,期间到福建能源监管办调研,重点围绕福建能源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情况和“十四五”新能源发展规划、碳汇集、碳捕捉和碳市场、核电和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建设、加强区域能源合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探讨。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能源问题就一直是困扰世界发展的难题之一。煤、石油、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不仅储量有限,而且会给地球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甚至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寻找一种清洁、安全、储量丰富的能源就成为人类数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正在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下慢慢变为现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工业园区的应对和行动,推动工业园区在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2021年4月17日,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与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工业园区绿色发展分会和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清洁生产与生态工业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研讨会在北...
2021年3月30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对水污染防治产生重要影响。张波指出,污染治理过程本身是耗能的,甚至消耗还比较大。比如污水处理有曝气的过程、投药的环节,垃圾有焚烧的过程,这些过程和环节本身都是高耗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有利于在污染治理领域出现一些新工艺、新产品,以降低能耗;还将促进再生水的循环利用、污...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创新也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近日指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等,凸显了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支撑作用,为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提供了方向指引和重要遵循。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席振峰/张文雄课题组在«美国化学会志»(Yu Zheng, Chang-Su Cao, Wangyang Ma, Tianyang Chen, Botao Wu, Chao Yu, Zhe Huang, Jianhao Yin, Han-Shi Hu*, Jun Li, Wen-Xiong Zhang*, Zhenfeng Xi, J. Am. Chem. So...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基于双碳结构的钙型双离子电池。相关研究成果A Novel Calcium-Ion Battery Based on Dual-Carbon Configuration with High Working Voltage and Long-Cycling Life 已在线发表于国际材料科学期刊Adva...
2018年3月16日, 《先进能源材料》在线报道了我校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陈素华博士为第一作者,题为“An Ultrafast Rechargeable Hybrid Sodium-Based Dual-Ion Capacitor Based on Hard Carbon Cathodes”的论文。双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新型二次储能设备,是潜在可大规模生产的高性能动力储能设备。之前的双离子电池大多是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