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环境医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环境医学 医学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1.014 秒)
2018年3月29日,环境与健康领域顶级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影响因子9.8)在Science Selection板块发表了题为 “Assessing a Medley of Metals: Combined Exposures and Incident Coronary Heart Disease(探究金属杂曲和新发冠心病)”的新闻报道。该新闻对...
2018年3月24日,中国医科大学高原医学研究中心首个科研项目《高海拔地区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多中心研究》启动会在西藏拉萨召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刘云会副院长代表中国医科大学莅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自青海、西藏等高海拔地区近15家医院的儿科专家共计70余人参加了会议。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海拔及自然环境因素,高原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疾病谱与内地存...
2017年9月26日上午,中英生命科学与医学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论坛并致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崔丽,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长、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英国惠康基金会主席杰里米·法勒等出席...
2017年3月25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我校创办的我国首个高原医学“国字号”专业刊物——《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在西宁首发。该刊成为国际第二种高原医学专业期刊、我国首个高原医学“国字号”专业期刊、我省首个“国字号”汉文版科技期刊。“国字号”期刊获批,是我省出版界多年来积极打造“青海名刊”的一项重要成果。美国《国际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主编埃里克·斯文森教授出席首发式并致辞,认为新创...
西藏大学医学院高原医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研究员课题组、青海省高原医学科学研究院吴天一院士课题组强强联合,在高原医学研究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在高原适应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极大地提升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最近中心又通过对EPAS1基因的全长精细测序发现藏族人群中受到强烈自然选择的变异位点都位于非编码区,提示藏族富集变异很可能在转录水平上参与生理机能的调控。通过对其...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和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亚洲环境和公共健康国际论坛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2015年会”定于2015年11月5日-9日(5日报到,6号EPAM-2015,7日-8日上午环境医学与健康分会年会,8日下午科技考察,9日离会)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本届会议主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物暴露和健康风险特征”,包括土壤、水和大气污染风险、饮用水和...
调查齐齐哈尔医学院148名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为蠕形螨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透明胶纸法,并结合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调查者姓名、性别、户籍、面部皮肤情况等。调查结果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结果 学生蠕形螨总感染率为41.89%,其中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46.88%和40.52%;城、乡学生感染率分别为39.74%和44.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
李宇飞,男,43岁,副教授,于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系获医学学士学位,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环境与健康。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于2007年8月),东南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创建于1976年,是公共卫生学院的主干学科,具有博士、硕士、本科和继续教育的完整教学体系。学科拥有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等2个博士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公共卫生专业硕士点(MPH)。此外与校内有关院系合作共建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2001年—2006年国家科技部863和973项目一览表。
徐顺清,男,1966年3月出生,汉族,湖南新宁人,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1993年在同济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武汉环境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生物新技术及其在环境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SCI收录9篇,ISTP收录7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一项。
罗启芳,男,1937年11月生,汉族,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卫生工程学杂志》常务编委。1964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六年制)。发表论文85篇;参撰《环境科学辞典》、《现代环境卫生学》等专著9本。
姚耿东,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会物理因素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环境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专业特长为(职业和生活)环境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以及对人体健康不良影响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出版专著1本,参编专著2本,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研究方向有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职业危害对皮肤的影响和职业卫生与环境卫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周宜开教授发表的主要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