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放射医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放射医学 CT相关记录459条 . 查询时间(0.19 秒)
评价射频消融(RFA)后兔肝VX2肿瘤炎性带及局部肿瘤进展(LTP)的增强CT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建立兔肝VX2肿瘤RFA动物模型,于RFA后1(A组)、3(B组)、7(C组)、14天(D组)行增强CT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时期炎性带及LTP的CT表现及病理特征。结果 炎性带强化于RFA后第3、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明显减低;动脉期LTP表现为消融灶旁新月状、结节状异常强化影;延迟期D组炎性带CT...
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在活体个性化观察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段与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分支的关系。 方法 观察100例(200侧)受检者薄层轴位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融合图像上OA...
以18F-FDG PET心肌代谢显像为标准,评价64层螺旋CT心脏延迟增强扫描对心肌存活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次心肌梗死发作2周内接受64层螺旋CT及PET检查。按照美国心脏学会推荐的方法将左心室心肌分为17节段。逐个节段进行对比并用配对McNemar检验及诊断试验一致性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两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左心室心肌的17个节段中,5段心肌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完全一致...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测量肱骨头偏心距的方法。方法 收集51根干肱骨标本、50根肩关节防腐湿标本,行16层螺旋CT扫描,用厚层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测量肱骨头偏心距,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肱骨头向内侧偏心距MPR测量值(4.42±1.27)mm(1.00~8.50 mm),VRT测量值(4.36±1.43)mm(0.50~8.80 mm);向后偏心距MPR测量值(3.32±1....
探讨肝未分化胚胎性肉瘤(UESL)的螺旋CT及高场强MR的影像学表现,提高UESL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UESL患者。螺旋CT检查5例,MR检查9例。结果 5例患者CT扫描均表现为平扫边界清晰的囊状低密度影,其内含有不规则的软组织影,增强后动脉期软组织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MRI 9例患者中6例T1WI表现为囊状高低信号混杂影,T2WI病灶以高信号为主。增强后动...
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及其与心率的相关性。方法 163例患者接受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选择自动化最佳舒张期和最佳收缩期重建模式,按美国心脏协会(AHA)分类指南将冠状动脉树分为15个节段,分3级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的最佳舒张期和最佳收缩期时相位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其与心率的相关性。结果 163例患者平均心率为(69.3±14.6)次/分,...
探讨GE 16层螺旋CT高级肺分析软件(ALA)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CT扫描50例SPN患者后,经ALAsingle处理获得SPN的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再现(VR)图像。对患者行2次或2次以上随访复查,经ALAmulti计算获得SPN倍增时间(DT)。结果 VR图像对SPN形态、棘突的显示优于MPR图像(P<0.05);对毛刺以及与血管关系的显示,MPR图像更清晰(P...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临床病理及CT资料。结果 39例均为肺内单发病灶,最大径1.12~9.55 cm,其中17例中央型、22例外周型,肿瘤好发于右肺中叶及左肺下叶,共27例(27/39,69.23%)。31例CT平扫表现为均匀等密度肿块,2例见小斑片状低密度区,3例可见细点样钙化,3例出现空洞;增强扫描示均匀强化28例,出...
CT结肠成像(CTC)已广泛应用于结肠疾病的诊断。计算机辅助检测(CAD),可自动检测可疑病变,供读片者进一步诊断,提高放射科医生对肿块的检出能力,并降低不同读片者间诊断能力的差异。本文对CAD的原理、对结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局限性、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予以综述。
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DCTU)评价血尿和其他泌尿系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率。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发展,与MDCTU相关的降低辐射剂量和提高图像质量的方案也在不断改变。本文就MDCTU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通过蝶窦间隔的容积漫游技术(VRT)重建了解蝶窦间隔形态的多样性以及与手术的相关性。方法 242例经蝶窦切除鞍区肿瘤的患者,术前用Siemens 128层螺旋CT行蝶窦间隔的VRT重建。结果 242例蝶窦间隔中,无间隔5例(2.1%);单间隔居中39例(16.1%);单间隔偏左78例(32.2%);单间隔偏右66例(27.3%);单间隔倾斜19例(7.9%);两间隔21例(8.7%);三间隔11例...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及MRI在肝门部胆管癌(HHC)术前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HHC手术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HHC,分析术前MDCT及MRI改变,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26例HHC中,肿块型8例,浸润型16例,管内结节乳头型2例,增强后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表现为边缘轻中度强化,延迟期呈渐进性强化;与手术病理对照,MDCT及MRI分型符合率分别为76.9%及8...
观察兔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CT灌注成像(CTPI)参数的演变规律及与血清酶学检测指标(CK、LDH、MDA、SOD)的相关性。方法 将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I/R)组与假手术组。将I/R组分为再灌注即刻、6、12、24 h亚组,每组6只,分别在右下肢缺血3 h后再灌注即刻、6 h、12 h、24 h时间点行双下肢CTPI并采血,得到CT灌注值血流量(AF)、血容量(BV)、对比剂...
探讨卵巢癌的CT及MRI在诊断定性、分期及其对周围器官侵袭和转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8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同时行CT和MRI检查,结合手术结果、病理诊断与临床分期对照分析。结果 (1)CT对卵巢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0.9%(55/68),MRI为92.6%(63/68),MRI优于CT(χ2=3.0235,P<0.05)。(2)MRI对卵巢癌的定性诊断优于CT(χ2=4.2531,P<0.0...
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浓度(双低)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coronary artery CT angiography,CCT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160例疑有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行CCTA检查,将80例BMI<25 kg/m2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70 mg I/ml-80 kV组(A组)、350 mg I/ml-120 kV组(B组),另80例25≤BMI<30 kg/m2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