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放射医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放射医学 CT相关记录459条 . 查询时间(0.268 秒)
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探讨其在颅内血管畸形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例疑诊脑血管畸形及动脉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检查,对图像进行多种模式的后处理。结果 20例检查中发现Willis环及分支动脉狭窄5例,先天性变异3例,烟雾病1例,AVM6例,动脉瘤5例。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SCTA)准确的显示Willis环及主要分支,应用多种重建方式显示动脉瘤;明确显示动静脉畸形的所致的畸形血管...
探讨低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在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而行CTPA检查的患者纳入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碘含量350 mgI/ml,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B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碘含量280 mgI/ml,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AIDR3D)标准水平重建;C组:管电压...
探讨器官剂量调制(organ dose modulation,ODM)技术在女性胸部CT扫描中对乳腺区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收集临床需要行胸部CT检查的女性患者112例,按照检查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平扫;试验组56例,平扫采用ODM技术。分析两组患者乳腺区域前、左、后、右4个方向的管电流分布情况,评价ODM对乳腺区域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
探讨胸部正侧位定位像在CT CARE Dose 4D技术中进一步降低成人患者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胸部CT平扫病例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使用胸部正侧位定位像定位,对照组使用正位定位像定位,两组均使用CARE Dose 4D技术扫描;记录两组病例的CTDIvol、DLP及图像噪声,同时由2位医师按双盲法对两组病例图像质量行5分制评分;比较两组病例的CTDI...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模型重建(IMR)技术在肝脏CT增强扫描中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扫描方案A组动脉期100 kV,门静脉期120 kV,B组动脉期120 kV,门静脉期100 kV。各组管电流均固定为250 mAs。A组动脉期和B组门静脉期采用IMR,A组门静脉期和B组动脉期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得到4组图像,包括A1组(动脉期,100 kV...
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在肝脏低剂量CT能谱成像(GSI)中降低辐射剂量、优化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 将60例行肝脏CT能谱成像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为低剂量GSI扫描组,采用ASIR重建,按不同ASIR权重值分别重建A1组(ASIR 0%)图像和A2组(ASIR 50%)图像;B组为常规剂量GSI扫描组,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重建图像。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3组GS...
比较锥形束CT(CBCT)标准和快速两种扫描模式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测定中的差异,探讨快速扫描模式下的摆位误差测定,并探讨进行在线修正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8日至2014年11月8日收治的5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在首次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前进行顺时针方向标准扫描模式CBCT扫描,之后立即行逆时针方向快速扫描模式CBCT扫描,按照扫描模式将所有患者图像分为快速模式组...
建立基于DICOM文件信息估算X射线CT剂量的方法,并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以临床常用多排螺旋CT为研究对象,采用java语言开发DICOM图像文件信息读取软件,实现自动化批量读取在不同扫描模式下胸部、腹部X射线CT螺旋扫描的每幅图像中的剂量相关信息,结合准直、mAs、螺距等扫描参数,计算每次扫描检查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DLP,并与X射线CT的显示值进行比较。结果 对于胸部螺...
2014年11月15日,由重庆市医学会放射专委会主办,万州区医学会和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承办的“CT对比剂临床应用及进展”学术会议在万州举行。 本次学术会议旨在推动重庆市各区县放射学术交流,促进学术发展,加强CT对比剂使用的规范和安全。
探讨CT轴位扫描应用于腰椎间盘扫描以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正常BMI的60例志愿者行CT腰椎间盘检查,在其他参数均相同情况下分别进行常规剂量(270 mA)和低剂量(180 mA、135 mA)扫描,比较两种不同低剂量CT扫描所得图像与常规剂量的图像质量差异,以及发现椎间盘病变的差异。结果 在扫描图像质量方面,两种不同低剂量与常规剂量扫描有统计学差异(P<0.05)。...
探讨低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算法对胸部CT血管造影成像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胸部模型,配置碘水混合对比剂注入输液管后置入胸部模拟胸部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和120 kV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关闭、轻、标准、强)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胸部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输液管CT值...
多排CT快速发展,在常见多发的肺部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用更加广泛,同时,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也明显增加。以往降低CT剂量主要通过优化扫描技术参数如调节管电流或管电压、增加螺距、自动曝光控制调节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进步,低剂量迭代重建技术已成为肺CT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滤波反投影技术与迭代重建技术的利弊及迭代重建算法目前在肺部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分别在常规三维CT(3DCT)的自由呼吸下任意时相(FCT_0)和四维CT(4DCT)影像上分别勾画肺内孤立性结节作为靶区并分析其体积差别。方法 8例患者(17个原发性肺内结节)和4例患者(转移性结节)分别接受FCT和4DCT扫描,4DCT分别按2、3、4、5、10个等间隔时相、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对同一个肺结节分别在FCT(FCT_0)和4CDT中的不同时相勾画肿瘤大体体积(GTV_x0...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重建卷积函数对肋骨图像质量及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选取30例确诊肋骨骨折患者的CT原始数据,在工作站依次应用B10、B20、B30、B40、B50、B60、B70、B80、B90九个卷积函数重建,分别在9组图像的同一层面测定肋骨及邻近肌肉区CT值及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同时对9组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分并记录肋骨骨折的类型及数...
探讨心电门控双源CT血管造影(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DSCTA)在右心室双出口(double outlet right ventricle, DORV)形态解剖学方面的应用,并与超声心动图比较,讨论DSCTA诊断DORV的优势。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心脏外科经手术证实的57例DOR...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