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医学 AI相关记录70条 . 查询时间(0.096 秒)
“40岁以上的糖友要注意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止因为糖网造成失明,影响生活质量。”2021年5月18日,“糖网新指南”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副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信息学组委员、鹰瞳Airdoc首席医学官陈羽中提示广大糖尿病患者,眼底影像筛查,可以对大量眼底疾病进行辅助判断,尤其是糖网病、青光眼、老年黄斑等一系列眼底疾病,同时还能反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
某些类型的心脏疾病可能很难发现,例如无症状的低射血分数,特别是在治疗最有效的早期阶段。心电图AI引导下的低射血分数筛查(EAGLE)试验旨在确定利用心电图数据开发的人工智能(AI)筛查工具是否能改善常规实践中这种病症的诊断。根据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通过AI和大数据技术助力重大、季节性传染病综合防控工作,已不是梦想。记者3月19日从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获悉,南科大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深圳市疾控中心)、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智城)联合,正在推动这一技术落地,从而实现重大传染病的常态化精准防控。
2021年3月17日的上海,由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陈亚珠院士共同发起的第一届上海市人工智能与冠脉生理学高峰论坛成功举办,大会由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共同主办,由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和博动医学影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协办。
近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其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发现了新的DNA启动码“下游核心启动子区”(downstream core promoter region-DPR),有望在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应用领域用来控制基因启动。
2020年12月12日,云南白药口腔健康医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北京举行。在现场的圆桌论坛上,来自中华口腔医学会、世界牙科联盟(FDI)、北大口腔、华西口腔医院等权威机构的专家探讨了中国国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及未来口腔医学的发展方向。现场多名业界专家指出,中国是牙周病大国,成年人的牙周炎患病率在50%以上,老年人的重度牙周炎患病率高达60%-70%,而治疗牙周病和龋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我国社会...
2型糖尿病是一种受宿主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疾病。近年来,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上升。已有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组成或结构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然而,关于2型糖尿病相关的菌谱,不同的研究存在较大差异。探究稳健的影响2型糖尿病的肠道微生物菌谱,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预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探索影响2型糖尿病的稳健肠道菌谱,2020年12月7日,来自西湖大学的郑钜圣团队联合中山...
膀胱癌早筛液体活检,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消融……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的两项科研成果日前在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展出后,引起业界人士关注。AI赋能“无创”医疗设备再升级,将惠及更多国内肿瘤患者。
2020年10月8日,当大家还沉浸在双节假期的轻松和喜悦当中,“弱冠之年”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却集聚了来自全国十余家不同年资的医师。在这里,他们为我们表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脑与智能的巅峰对决-‘动脉瘤AI挑战赛‘。动脉瘤是什么?AI与动脉瘤的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国际会议序幕上要以动脉瘤和AI作为关键词?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此次挑战赛上一一为我们揭晓答案。
据日本《共同网》报道,为防止医生目视检查造成的癌症漏诊,日本医疗一线正在引进人工智能(AI)技术,利用大量分析病变图像数据的AI系统与医生联手,以提升癌症发现概率。政府还在加快批准搭载AI的医疗器械。广岛市的霞诊所运用AI辅助医生诊断脑动脉瘤。检查时使用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对脑部进行圆形切片样的扫描,首先由2名医生分别查看图像,对照AI的结果做出最终判断。AI在脑血管图像上标注出两处黄色的圆...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院士团队与腾讯AI Lab日前披露了利用AI预测COVID-19患者病情发展至危重概率的研究成果,可分别预测5天、10天和30天内病情危重的概率,有助合理地为病人进行早期分诊。这项研究已在2020年7月15日发布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近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AMiner团队和智谱.AI团队构建了一个大规模、结构化、中英文双语的新冠知识图谱(COKG-19)。COKG-19旨在帮助发布者和科研人员识别和链接文本中的语义知识,并提供更多智能服务和应用。目前,COKG-19包含了505个概念、393个属性、26282个实例和32352个知识三元组,覆盖了医疗、健康、物资、防控、科研和人物等。 疫情暴发初期,OpenKG(openkg...
近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陈挺教授团队在顶级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题为“基于CT影像的新冠肺炎精准诊断、定量及预后分析的临床AI系统”(Clinically Applicable AI System for Accurat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COVID-19 Pneumonia Using ...
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联合腾讯云举办的“科技战疫2020中国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5月29日揭晓,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完成的“5G+AI助力抗疫”获得十大医疗健康类数字化转型成功案例。
运用人工智能(AI)算法检查胸部CT影像和病史,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新冠肺炎患者。该人工智能系统的AUC(曲线下面积,一个用于衡量机器学习准确度的指标)为0.92,展现出与一名资深胸放射科医生相当的灵敏度。这项机器学习领域最新成果19日发表于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提高检测新冠病毒的速度与准确度,是当前迫切所需的。目前多采用的方法是新冠病毒特异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最长需要两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