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兽医学 >>> 兽医科学基础学科 家畜解剖学 家畜组织胚胎学 兽医免疫学 家畜病理学 兽医药理学 兽医临床学 兽医卫生检疫学 家畜寄生虫学 家畜传染病学 家畜病毒学 中兽医学 兽医器械学 兽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兽医学 牛相关记录604条 . 查询时间(0.221 秒)
本研究通过比较常氧(20%)和低氧(5%)环境下培养牛体细胞的生长效果,进而探讨低氧对牛体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选用牛的3种常用核移植供体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卵丘颗粒细胞)分别在常氧和低氧2种培养环境下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和细胞克隆培养,并对其倍增水平和细胞克隆形成效率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的低氧环境对这3种细胞的体外增殖均有促进效果,而且各细胞的增殖水平(50.61±2.47...
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内蒙古分离株gB、gC、gD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IBRV内蒙古分离株gB、gC、gD基因序列分别为2 850、1 723、1 559 bp,编码933、508、417个氨基酸组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内蒙古分离株与其他毒株gB、gC、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4.9%~99.9%,其推导的氨基酸相似性在90.3%~99...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用于猪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s)检测,同时能鉴别诊断猪瘟病毒(CSFV)。根据BVDVs与CSFV 5′-UTR保守序列,设计一套引物和特异TaqMan探针,以本实验室构建的猪源BVDVs 5′-UTR阳性重组质粒为标准品,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标准曲线。以构建的标准品为模板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试验、并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C...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荷斯坦牛SCD1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以上海某奶牛场610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 采用PCR-SSCP法对SCD1基因A293V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CD1基因A293V位点突变对测定日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05天校正产奶量、乳脂量、乳蛋白量及体细胞评分7个泌乳性状的影响。共检测到AA、AV和VV 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34、0.3...
本研究旨在分析CAPN1基因部分SNPs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经济性状的关联性。试验选取同龄、同场的135头中国西门塔尔牛为材料,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CAPN1 316和 CAPN1 4751 2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CAPN1 316 SNP位点与大理石花纹显著相关(P<0.05),杂合子AB基因型个体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AA和BB基因型个体(P<0.05);CA...
前期研究基于中国荷斯坦牛女儿设计资源群体,采用Illumina公司Bovine50K微珠芯片对产奶性状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利用传递不平衡(L1-TDT)和回归分析(MMRA)2种统计分析方法共同检测到35个显著SNPs位点。本研究旨在基于该GWAS结果进一步对产奶性状基因进行鉴定及功能注释。基于牛基因组序列草图(Btau4.2),采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进行显著SNPs位置...
朊蛋白(PRNP)是近年来造成人和部分哺乳动物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主要根源,该基因的多态性显著影响了人和动物对TSE的易感性或抗病性。本文分析了朊蛋白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简要介绍了绵羊基因编码区突变与致病性的关系;系统分析了牛科动物启动子区域内23bp的插入/缺失、第一内含子区域内12bp的插入/缺失及其与疯牛病(BSE)抗病性的作用机制;全面总结了全球已经报道的牛科动物12和2...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一次性区分牛支原体、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克隆和无乳支原体的三重PCR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靠检测技术。根据GenBank发表的上述3种病原的基因组序列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三重PCR方法;确定其检测敏感性,以猪支原体、鸡支原体、无乳支原体和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小克隆基因作模板检验其特异性;同时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对比其准确性。结果表明在优化体系和条件下能够...
为建立一种有效的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抗体检测方法,作者将BVDV NS3蛋白2个抗原表位的编码核酸序列进行串联,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EXnN,并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重组蛋白。选取包含12个表位肽的重组蛋白(rBVDVEX6N)作为包被抗原建立NS3蛋白抗体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良好,与2种商品化...
为研究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以及甲氧西林敏感(MSSA)和耐甲氧西林(MRSA)菌携带的耐药基因、MRSA的SCCmec基因型,揭示牛源MSSA与MRSA之间的演化相关性和MRSA起源和扩散途径,对2009年以来中国五省区不同牛场分离的5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对确定的12株MSSA和MRSA进行了耐药基因检测、SCCmec基因型分型和多位点测序分型(MLST)研究。54株菌的药敏结果...
为探索调控肉牛脂肪沉积的关键基因表达规律,筛选影响肉牛肥育性状的候选基因,本研究采用137头18月龄肉用中国西门塔尔公牛,屠宰并采集组织样品,根据背膘厚度胴体测定值分成高、低2组,每组各选择15个个体,利用荧光实时定量技术对MC3R和MC4R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在不同个体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C3R和MC4R基因在睾丸、小肠、心脏、胰腺、淋巴、肾脏、脾脏、肝脏、肺脏、肌肉...
从自然感染无浆体的重庆黄牛无菌采集血液,提取全血基因组,用血营养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长约1 500 bp的扩增片段,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与5条边缘无浆体、4条中央无浆体、4条牛无浆体、4条羊无浆体和3条嗜吞噬细胞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克隆的基因片段长度为1 412 bp,GenBank登录号为FJ169957...
为了研究早期胚胎核与胞质对热激的应激反应,以及产生应激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胚胎体外发育、合子期激活基因的表达及胚胎细胞凋亡的影响。本研究将孤雌激活胚随机分为2组分别于38.5或41 ℃培养7 h;随后将二者核进行置换,使用正常培养的胚胎与热激胚胎进行核置换,分别构建热激核-正常胞质重构胚以及热激胞质-正常核重构胚,检测了核质置换胚胎的体外发育率、合子激活基因的表达和胚胎凋亡情况。结果,当正常核移...
旨在研究牛SREBP-1c基因内含子7区域84 bp缺失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对生长性状的影响。本试验以中国地方品种郏县红牛共计441头个体为实验动物,通过DNA测序技术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该区域缺失突变的多态性。结果发现,在该突变位点检测到2种基因型:WW和WD型,等位基因W和D频率分别为0.865 1和0.134 9。He、Ne和PIC值都很低,说明在本突变位点遗传多态性不够丰富。该突变位点处于...
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内膜肥大细胞(MC)颗粒状态和组胺浓度在奶牛子宫内膜炎中的作用。选用产后6~10 d健康及患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中国荷斯坦奶牛各10头,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通过ELISA法检测子宫内膜组胺浓度和透射电镜观察子宫内膜MC颗粒状态。结果表明:试验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组胺含量为(80305±4.002) ng·mL-1 ,对照组为(39.204±4.278) ng·mL-1 ,二者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