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畜牧学 >>> 草原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草原学相关记录1539条 . 查询时间(4.521 秒)
2021年12月4日,以“农业‘卡脖子’关键技术及突破途径”为主题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林草业和生态分论坛在中国林科院举办。论坛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兰州大学、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6位专家作了主旨报告,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世荣研究员出席分论坛并致辞,分论坛由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储富祥研究员主持。
2021年12月4—5日,以“草业绿色发展与双碳目标”为主题的草业与草原学院首届青年学术论坛召开。论坛由草业与草原学院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坪创新联盟、国家草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协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司长郝育军出席会议,草原管理司司长唐芳林通过视频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草业与草原学院名誉院长任继周通过视频致辞。校长安黎哲、副校长李雄出席开幕式。人事处、科技处、研究生院负责人参会。论坛开幕式...
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土地选择与处理;播种时间与方式选择;轻度放牧或刈割,形成草层;草场分区与围栏;放牧时间与强度确定;草地管理(补播、施肥、杂草去除等);草地保护(鼠虫害防治)等。
2021年度,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王常慧教授团队依托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及对外合作,在气候变化、草地管理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碳、氮转化的影响方面,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共计发表SCI论文5篇,发表在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7.609,SCI 1区Top)、Geoderma(IF=6.114,SCI 1区Top)、Catena(I...
2021年11月15日,由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承建的“农业部新疆旱生牧草原种基地”资源圃绢蒿和木地肤36个小区凛冬种植结束,为旱生牧草基地圆满完成2021年年科研工作各项任务画上了句号。“农业部新疆旱生牧草原种基地”是2001年由国家农业部批复,在呼图壁县境内建设的生态用种旱生牧草基地。基地建成后,在确保驼绒藜原种田长期保存的基础上,立足于开展旱生牧草的研究与示范,先后承担并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全区草原生态保护,做好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2021年11月17日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联合院工程咨询中心有关专家组成调查组,于近日赴博州阿拉山口市开展草地资源野外调查和草地生态监测工作。调查组依据草地资源成果数据,收集了基础地理信息、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以及森林、湿地、草原等历年专业调查资料数据,以新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统一底版,绘制了阿拉山口市...
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时空变化信息对于更好地理解碳循环和实现植被资源保护至关重要。我国三江源区作为对气候敏感的关键生态功能区,其草地地上生物量时空变化的准确监测对于植被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科尔沁沙地’扁蓿豆和 ‘忻州’偏穗鹅观草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国审草新品种。
石永红,男,中共党员,1972年9月生,副研究员,甘肃庆阳人。中国草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加工委员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草地生态与草地管理,牧草种质资源与抗逆性研究,牧草栽培及加工利用。主持省级课题2项,承担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朔州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任务,参加国家及省级研究课题9项。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专著10部。参与选育审定饲草新品种2个,制定地方标准3项。获山西省农村技术承包一等奖1项;获国内...
王运琦,男,1963年1月出生,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人,大学本科,研究员。研究方向:牧草种质资源与牧草栽培。成果专利:1.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鉴定和创新应用,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15;2.草坪地被建植技术开发推广,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3.高产优质饲用植物---菊苣选育研究,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4.黄土高原优质牧草品种选育及草地改良,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54年山西农学院畜牧系始建的牧草组,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教职工的艰辛努力下,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学科体系渐臻完善。2009年成立草业科学系,2020年,在校院合署改革的大背景下成立草业学院。历经20年发展成为一个集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为一体的学院,而且是“院办校”改革试点教学单位。
全国草种质资源技术协作组日前在山东烟台成立,58位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草种质资源保存单位的长期从事草种质资源相关工作的专家成为协作组首批成员。协作组成立后,将协助业务主管部门完善草种质资源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为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完善的草种质资源保护与鉴定评价技术体系,搭建专业化、智能化草种质资源挖掘和利用平台,开展草种质资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的科技...
2021年9月24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开展的第三批林草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评选工作进入最终公示阶段,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草业花卉与景观生态研究所“观赏草种质资源发掘与遗传育种创新团队”成功入选。该团队针对我国园林绿化对自主观赏草品种的迫切需求,系统开展了乡土草资源收集评价筛选,明确了3519份资源的生物学和遗传特性、景观和生态适应性,建立种质资源圃(300亩)、品种鉴别图、全长转录组数据库,为种质...
魏学红,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高寒草地保护与培育;高寒草地生态。参加学术团体及任职情况:西藏自治区牧草育种委员会副主任,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草业科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年。奖励及荣誉:魏学红,2017年,《草业政策与法规》获第二届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1;魏学红,2016年,“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化与退化草地综合治理”获西藏...
徐雅梅,西藏农牧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牧草栽培与种质资源。奖励及荣誉:奖励及荣誉 2017年农牧学院“四有好老师”。承担项目:1、西藏地区几种野生牧草抗逆性研究”2014-2016(主持);2、巴青披碱草品种申报与扩繁技术研究2016(执行);3、西藏野生优良牧草选育及生态恢复研究与示2016-2020(执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