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林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15条 . 查询时间(2.569 秒)
2021年7月16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我国北方林间草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研究”启动会在京召开。项目咨询专家组由中国林科院张守攻院士以及中国社科院、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和中国林科院的专家组成。中国林科院院长刘世荣参加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林科院科技处处长王军辉主持。
2021年7月30日,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在北京对资源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人工林资源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产出的6项成果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会议由中国林学会学术部主任曾祥谓主持。
2021年7月20-23日,由森环森保所主办的“北方林水多功能协调管理国家创新联盟202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以下简称“联盟”)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了联盟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为新加入联盟的单位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及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进行授牌。
胡立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木质纤维等生物质资源的化学利用基础研究及其产业化推广,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获授权7项;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 收录2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
南京林业大学     省属重点高校  林科  资源  生态  环境       2021/7/21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
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共建共管的综合性、多学科、社会公益型市级科研机构,行政隶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主要从事林业果树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技术开发研究和软科学研究,着重解决北京市林业发展、生态建设以及果树产业综合性、关键性和基础性的科技问题。在推动地方林业果树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施乡村振兴、培养基层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
龚文峰,海南大学林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林学,森林经理。社会兼职及荣誉称号: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协会青年委员;黑龙江省水利学会会员;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会员。获奖情况:1.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松花江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2.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基于3S技术的水土资源监测与评价。3.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GPS定位技术与应用。4.黑龙江科技进步二等奖:森林资源监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植物多样性研究组朱华研究员等在几十年对中国热带北缘地区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首次论证了中国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的存在和其识别特征。
以滇中地区磨盘山华山松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3种林龄(15、30、40a)华山松林分中分别设置1hm2的样地,利用混交度、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等空间结构参数研究其林分结构特征,并对林分胸径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华山松次生林的径级分布特征不同,其中15a华山松林为“单峰型冶”的径级分布,而30、40a华山松林乔木层则呈“双峰型冶”径级分布;采用常见指数对胸径分布进行拟合,其结果具有显著相关性;华...
2021年5月20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与Forests期刊联合举办的森林碳汇与气候变化适应线上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刘世荣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付永硕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彪副教授等生态学专家分别作专题报告并参加学术交流。
2021年5月19日下午,林学院在树木楼B332召开2020级林学大类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会。院长李建安教授,校督导团副团长曹受金教授出席会议。林学大类各专业负责人、教务办主任参加会议。 会议由副院长王森教授主持。
高精度的红树林空间分布数据集是红树林生态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新传感器的不断涌现,新数据不断应用于红树林监测研究中,挑选解译精度高、性价比合适的数据源成为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学科组研究人员综合对比了亚米级国产商用卫星高分-2号数据(0.8 m空间分辨率,4个光谱波段)和免费获取且光谱信息丰富的哨兵-2号数据(10 m空间分辨率,13个光谱波段)解...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灌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行道树防堵灌溉装置,具备自动清理和防堵塞等优点,解决了预埋的管道没有有效解决土壤堵塞的问题。本专利所述树穴回填土的内部埋设有第一三角管,所述第一三角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防堵塞装置,所述第一三角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树穴回填土表面上的灌溉装置,所述树穴回填土的内部埋设有位于第一三角管下部的粗过滤层,所述粗过滤层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细过滤层。该行道树防堵灌溉装置,...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申报的“一种鱼藤酮及类似物的大孔树脂提取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专利号:ZL 201911324703.9)。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