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相关记录1424条 . 查询时间(1.129 秒)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论文专著列表。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黑龙江省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公益一类,按正处级事业单位管理。主要职责任务:承担野生动物保护与监测、疾病预防与救治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工作;承担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建设、动物多样性保育等生物多样性领域公益性研究工作;承担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与监测、保护与恢复技术等公益性研究工作,并为社会提供相关科学技术支持与公益服务。内设机构7个(均为正...
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专利列表。
李林,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学术专长:野生动物保护管理:野生动物生态学、鸟类学、自然保护区科考及规划设计、湿地保护及恢复、野生动物资源及栖息地监测。
葛东宁,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学术专长: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禽类、毛皮动物养殖、营养、饲料、产品开发;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野生动物资源和栖息地监测、野生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标准化:标准体系、产品、技术、管理、卫生标准。
卢向东,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学术专长: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毛皮动物养殖、营养、饲料;野生动物保护管理: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科学考察、野生动物资源和栖息地监测、野生动物生态学、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
孙红瑜,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学术专长: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营养需求研究、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研制、产品开发等;野生动物标准化:野生动物饲养管理技术规程、饲养场卫生防疫技术规程以及产品标准的制定。
2023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于2023年5月29日在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举行。活动仪式上,三江源国家公园、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中国林科院木工所木材科普中心等被授予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首批57个国家林草科普基地中,有场馆类23个、教育科研类12个、自然保护地类22个。
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是由著名动物生态学家寿振黄教授和夏武平教授在1962年创建的动物生态研究室。1994年由于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迅猛发展,动物研究所成立了保护生物学研究室。1997年6月,根据学科发展和国家野生动物保护的战略需求,由动物生态研究室与保护生物学研究室合并为现在的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任主任戴家银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
为帮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鸟类和人类之间的密切联系,树立保护鸟类、保护动物的意识,激发小朋友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拓展自然科学视野。2023年5月19日下午,学院生之绿团队带领多个团支部团员一同前往碧峰峡镇裕元红十字博爱中心校,与四年级的小朋友们共同探究鸟类与人类不可分割的关系。
弗格森埃希氏菌是一种感染人类和动物的常见条件致病菌。研究报道,弗格森埃希氏菌可导致马、驯鹿、鸵鸟等动物发生腹泻,并引发猪和羊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和败血症。目前,关于弗格森埃希氏菌引发动物或人类皮肤脓肿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发现野外救护的一只雌性中华穿山甲亚体,其下颌至会阴部的腹侧皮肤上散布直径0.2 ~0.5 mm大小的脓疱。同时,生殖器右侧的腹部皮肤发生溃疡,并伴有化脓性感染、皮下脂肪液化及坏死。将动物...
2023年5月20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聂永刚研究员来访团队,基于双方合作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交流相关工作。团队首席专家华彦博士,科技人员王凯博士、窦红亮博士、高海洋博士等所有工作人员,以及联合培养学生参加座谈会。
2023年5月12日,北京林业大学刘豫宁老师,张浩林老师一行三人来访团队交流工作,团队首席专家华彦博士、王凯博士、救护繁育工作人员以及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参加座谈会。
静脉血气是评估动物的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穿山甲是极度濒危的哺乳动物,目前关于穿山甲血液生理学指标信息有限。本研究旨在分析野生健康马来和中华穿山甲在氟醚麻醉前后静脉血气值和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两种穿山甲在异氟醚麻醉前后的血气指标变化趋势一致。麻醉后,两种穿山甲的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气分压(pO2)、总二氧化碳(CO2)、平均血液碳酸氢盐(HCO3−)、细胞外液碱剩余(B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