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相关记录1424条 . 查询时间(1.707 秒)
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次于蒙古国,中国拥有全球第二大蒙古野驴种群,其中80%以上的个体栖息于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卡山保护区”)。然而,2022年来卡山保护区经历了矿业开发、道路建设等人类活动干扰,可能导致蒙古野驴的生境丧失和破碎化。因此,明晰人类活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蒙古野驴生境及其连通性,对科学有效地制定蒙古野驴种群保...
李建强,博士,山东潍坊人,现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亚洲象,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一直是保护管理工作者和研究学者的重点关注对象,2021年云南大象的北上南归之旅,更让这些憨态可掬的亚洲象们广泛进入大众视野,一度成为热榜霸主,甚至掀起“萌象狂潮”。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给C919项目特别是取证试飞工作以诚挚关心和鼎力支持,在C919飞机的鸟撞后鸟体分析工作中,认真负责且无偿地帮助我们完成了相关鸟体分析工作,给出了合理建议和结论。”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果:中华穿山甲种群生态学和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黄海湿地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基地依托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利用地方湿地资源,深入开展教研和科普活动,助力黄海湿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主办全球大学生湿地论坛、全国“文化与世界遗产日”、世界湿地日、发行科普歌曲等科普活动;创建江苏省同心共筑生态梦教育基地、盐城科普共同体等科普教育基地;组织科普团深入社区、学校和湿地博物馆等开展科普宣讲500 余场次...
记者日前从海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自海南启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以来,海南长臂猿已连续3年实现数量增长。目前这一全球最稀有的灵长类动物种群数量恢复至5群36只,分布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
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地处广西中部偏南,横跨武鸣、上林、马山、宾阳四县(区),距南宁市区76公里。保护区总面积16994.0 hm2,森林覆盖率达98.9%,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4 m,为广西中南部最高峰。保护区是以保护多样性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
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2年被学会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儒艮保护区位于铁山港海域,总面积为3.5万公顷,是以保护儒艮、中华白海豚、印太江豚、绿海龟、文昌鱼、中国鲎和圆尾鲎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以及海草床和红树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科普教育基地、珍稀海洋动物救护中心、生态保育基地3处科普场所。
伯劳(图)     伯劳  屠夫鸟  棕背伯劳       2023/6/2
在鸟的世界,攻击型的猛禽不少,伯劳生性凶猛,正是此类。不过,从体型看,它只算“小猛禽”。有些地方叫伯劳鸟为“屠夫鸟”,这主要是因为它“吃相太恶劣”,喜欢把抓捕到手的动物尸体,比如蛙、蜥蜴、小鸟等插在棘刺上,然后一下一下地慢慢撕食。
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高寒生物种质资源库”之称。三江源拥有冰川雪山、高海拔湿地、荒漠戈壁、高寒草原草甸等多类型生态系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野生动物是三江源完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经济功能协同提升的重要指标,对维持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三江源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作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青藏高原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和“中华水塔”,也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集中、全球生物多样性最受关注的热点地区,更是体验和领略高原物种独特魅力,展示自然之美的天然实验室。生态主题摄影作品不仅能够展现大自然赏心悦目、极具震撼力的奇特景致,而且能够用细节描写人与自然或和谐或冲突的复杂关系。野生动物通过镜头出现在公众...
遇到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鸟,它还不会飞,看起来很可怜,我该怎么救助它?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2年被批准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腹地,背靠秦岭主脊,面积292.4平方公里,区内最高海拔2904米,最低海拔980米,是秦岭第一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陕西省内第一处以保护野生大熊猫种群及其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在陕西省内率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组织,两次荣获“梁希科普奖”。
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22年被学会评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东段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南部内乡县境内,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总面积930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3040公顷,缓冲区面积为1214公顷,实验区面积5050公顷,以保护过渡带森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是长江流域汉水支流湍河、白河的发源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丹江口水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