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病毒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植物病毒学相关记录1023条 . 查询时间(0.436 秒)
桃蚜(Myzus persicae)是全球分布的广食性农业害虫,能够为害上百种植物并传播较多农作物病毒病,是重要的农业病原媒介昆虫。据统计,超过55%的植物病毒是由蚜虫传播的。蚜虫传播病毒造成的危害大于对植物的直接危害。自然界中,蚜虫依据不同密度、营养、光温等环境因素在有翅型和无翅型之间转变,具有翅两型分化现象。“迁飞型”的有翅蚜和“繁殖型”的无翅蚜在转移扩散、寄主选择、取食行为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
王惠,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昆虫病毒与植物病毒互作关系,昆虫抗病毒免疫机制。
丁新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1)水稻病毒病的致病机制以及病毒-植物的互作机理研究;(2)草莓病毒病的分子鉴定及防控技术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媒介病毒研究中心(简称VVRC)筹建于2017年6月,2019年4月正式运行,依托闽台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病理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创新团队和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病理学科初创于20世纪40年代初,老一辈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林传光、裘维蕃、王清和、黄齐望等先生早年曾执教于此,创建了福建省立农学院植病组,为植物病理学科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近期,由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魏太云教授领衔的虫媒传播作物病害机制及生态防控团队连续在国际级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7.694)、《Autophagy》(封面论文,IF=13.391)和《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IF =10.3)上发表水稻病毒虫传机制的系列研究成果。
病毒严重危害人类、动物以及植物的健康。虫媒病毒占整个植物病毒种类的70%以及动物和人类病毒的17%以上,是严重威胁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病原。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受到十多种由媒介昆虫传播的病毒侵染,并造成严重产量损失。水稻如何应对病毒和抵御病毒是控制水稻病毒病害的基础。本次讲座将从植物激素、基因沉默和活性氧等多个途径介绍水稻的抗病毒免疫。
任俊达,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病毒学与植物抗病性遗传。
Some stress response-related gen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Ustilaginoidea virens, but it is not clear whether and how defects of stress responses affect the pathogenesis processes of U. vire...
Ustilaginoidea viren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rice pathogens in China, as well as other rice-growing areas. Autophagy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in normal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developm...
Polycomb repressive complex 2 (PRC2) is responsible for the trimethylation of lysine 27 of histone H3 (H3K27me3)-mediated transcriptional silencing. At present, its biological roles in the devastating...
Ustilaginoidea virens is the causal agent of rice false smut, which can be a highly destructive disease of rice. The plasma membrane phosphatase Psr1 proteins, which act as a regul...
植物保护高端讲坛(周雪平教授)。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联合浙江大学李飞教授团队构建了国际首个双生病毒-植物-昆虫数据库GPIBase(Geminiviridae-Plant-Insect Database),研究成果“GPIBase: A comprehensive resource for geminivirus-plant-insect research”在线发表于 Molecular...
病毒来源的小干扰RNA(vsiRNA)可以调节寄主植物内源基因表达,在病毒侵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vsiRNA如何影响双生病毒侵染的研究还较少。近日,青玲教授团队在植物病理学一区Top期刊Molecular Plant Pathology发表题为“vsiRNA18 derived from tobacco curly shoot vir...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毒病害监测与防控创新团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原体 (PLoS Pathoge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induces incomplete autophagy for persistence in gut epithelial cells of its vector ins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