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农业数学 农业气象学与农业气候学 农业生物物理学 农业生物化学 农业生态学 农业植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 植物营养学 农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农业基础学科 系统相关记录514条 . 查询时间(1.995 秒)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菜田种养复合模式(VE)和常规菜田单一种植模式(对照,CK)两个处理,采用投入−产出法,于蔬菜收获后对种植(种养)系统内土壤、水体和产品(包括花菜和水产动物)中氮磷含量进行测定,研究VE模式下土壤(耕作区、底泥、边沟)、蔬菜(花菜)、水产(螃蟹、黄鳝、鱼)和水体内氮、磷平衡和循环特征。结果表明:系统内总氮/总磷(TN/TP)含量均以肥料输入最大,VE模式和CK模式肥料...
随着现代气象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气象资料的数量及类型急剧增加。目前基于传统的TCP/IP协议的FTP文件传输方式以及TXT格式的纯文本报文文件,已无法满足大数量、多种类的观测数据高时效传输和存储要求。为满足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需求,着重研究了Java消息服务传输和新XML数据文件格式技术在AgMODOS中的开发应用,包括RabbitMQ消息队列技术中的消息中间件技术、消息传输架构设计、观测数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非常规水资源安全利用团队揭示了黄菖蒲人工湿地系统去除污水重金属技术的净化机理。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生态毒理与环境安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和《水处理工程(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上。据团队首席高峰研究员介绍,农村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净化是乡村水环境治理...
气候变化如大气CO2浓度增加、气候变暖与降水强度增加,可能使世界许多地区的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无法适应或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使其遭受很大的破坏性影响,造成大范围的森林植被破坏和农业灾害。在农业上,气候变化主要影响农作系统(如水稻-小麦轮作)中作物生长与其可持续性发展,进而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武汉植物园农业环境生态学科组博士生刘闯在陈防、刘毅与Lianhai Wu (英国洛桑研究所) 等老...
2020年5月,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装备中心和信息中心联合承担的由赵春江院士团队实施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智慧农业科技园智能生产管理系统”项目经过近半年的建设施工正式投入运行。该园区统筹规划、设计、施工,具有温室设计新颖、国内外领先设施园艺技术装备集成、物联网平台全面智慧管控等特点。整个园区集实用性与创新性于一体,致力于解决温室生产智能化水平低、能源及资源利用效率低、土地利用率低等问题,立足打造国...
2019年10月22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信息所智能农业系统团队研发的“远近一体的大田灌溉控制系统”在崇明区西新村的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正式投入使用。信息所智能农业系统团队成员徐识溥、刘勇等当日到达合作社,
2019年7月22日,由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举办的“2019农业系统模拟与农业气象暑期学校”在新植保楼报告厅正式开幕。来自全国各地75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教师、研究人员、业务骨干和研究生共320余人参加了本届暑期学校。中国农业大学冯利平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辞,他简要介绍了“2019农业系统模拟与农业气象暑期学校”的背景与目的,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表示欢迎,对与会专家表示感谢。他...
2019年7月27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农产品保鲜加工研究中心乔勇进研究员,为上海市物流系统“基急需紧缺人才”培训班的50多名学员做了“农产品保鲜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报告,从生鲜农产品品性特点、采后风险因素分析、保鲜技术应用与展望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农产品冷链保鲜的产业需求、技术瓶颈和发展前景;学员对于农产品保鲜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就农产品冷链应用条件和配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很多学员希望加强...
鲁东大学农业气象学课件第六章第一节天气与天气系统
2019年5月23日,2019亚洲“食物-土地-能源-水”系统创新论坛(2019 International Forum on Innovations in Food, Land, Energy and Water Systems in Asia)在南京钟山宾馆召开,论坛由我校亚洲农业研究中心(Asia Hub on WEF andAgriculture)承办。来自美国、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
2019年5月23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气候变化与区域粮食安全背景下孟印缅三国农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项目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启动。项目负责人、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王绍强介绍,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与孟加拉国、印度和缅甸的农业领域专家合作,对孟印缅地区的粮食生产及其农田适应性管理开展研究,可以保障孟印...
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研究员王克林团队在西南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菌根真菌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研究中获得新进展。我国是世界上喀斯特面积最大的国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该区养分快速丢失,植被演替初级阶段普遍处于“氮限制”状态。外源氮(N)输入是生态系统氮限制消减的重要途径,而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MF)能有效增加植物对N和磷(P)等矿质养分的吸收和转运。目前,喀斯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