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印刷工业 >>> 中外印刷文化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中外印刷文化 印刷相关记录133条 . 查询时间(0.22 秒)
2007年8月6日下午,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与中国印刷行业网共同组织的“走出国门,开拓印刷蓝海”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复制司和外事司的有关领导、中国印刷协会、数十家印刷企业的代表以及相关媒体出席了会议。 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复制司副司长刘晓凯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印刷业的发展,引导和鼓励我国的印刷企业“走出去”成为印刷产业“十一五”计划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的印刷业发展迅速...
一、印刷进展缓慢 虽然2003年全球经济将以缓慢的速度复苏,但印刷来却未能因此受惠,据调查资料表明,2003年上半年,印刷业的整体业绩不会有明显的增长。几年来印刷的业务进展都追不上经济的发展,因此大家对新一年的行情看淡也是可以理解的。 二、彩色数码印刷有潜力 印刷业虽然整体业绩不看好,但某些印刷市场还是看好,如彩色数码印刷。由于目前很多商业公司都采取“一对一”的推广方式,宣传品也就可能...
按需印刷在德国     印刷  德国       2007/12/7
在欧洲的印刷业中,德国可谓是火车头。作为出版印刷业的一个相对较新的现象,按需印刷在德国亦已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并逐步为公众认识和认可,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尚有待于解决,公众的一些观念也有待突破。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出版方式在德国开始被应用于出版印刷实践,也就是从那时起,按需印刷也成为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的话题之一。知名的印刷机生产商Xerox就曾在1999年的书展现场建了一条完整的名为...
印刷史奠基人张秀民去世     印刷史  张秀民       2007/12/7
中国印刷史研究奠基人、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张秀民2006年12月24日上午9点半在上海去世,享年98岁。  国家图书馆王燕介绍说,张老走得很平静,没有任何痛苦。国家图书馆已经派人赴上海吊唁。张秀民字涤瞻,是我国著名目录学家,中国印刷史研究权威学者和越南史研究专家。他1908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嵊州,193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文学院国学系,1931-1971年任职于北京图书馆(即国图),著...
本报讯 2005年10月9日上午,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扬州文化建设标志性工程——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扬州双博馆)开馆仪式在扬州新城西区人工湖畔隆重举行。江苏省委副书记任彦申,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志军,江苏省副省长张桃林等出席,并为双博馆开馆仪式剪彩。300多名国内外知名博物馆馆长,国内外文博界知名专家参加了仪式。 扬州市市长王燕文主持仪式。任彦申代表江苏省委、省政府向双博...
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印刷型和电子型外文期刊建设的现状,针对现状,笔者讨论了网络环境下印刷型和电子型外文期刊建设的措施和方法。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periodicals,narrates and analyzes the situati...
雕版印刷技艺          2007/12/7
428 雕版印刷技艺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江 苏 编号:Ⅷ—78 ...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2007/12/7
429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江 苏 编号:Ⅷ—79 ...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2007/12/7
430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时间:2006年 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地区:四 川 编号:Ⅷ—80 ...
出版印刷业是明清江南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1] 。关于这个部门在明清时期的发展情况,学界已有颇多研究[2] 。这里不拟重复前人已做的研究,只想重点考察他们较少涉及的一个方面,即民间以牟利为目的的商业化出版印刷业。这种出版印刷业主要面向广大中下层社会民众,印刷物五花八门,无所不有。江南在宋代就已在中国的出版印刷业中占有颇为重要的地位,但还不是最发达之地。到了明代,情况丕变。江南出版印刷业的主要对手一直...
 版权问题,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意义,一般认为我国的版权制是从西方输入的。版权属于西欧“文艺复兴”后的产物,与专利权、商标权一起合称“知识产权”。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版权法,是1709年英国的“安娜法”,承认作者是受保护的主体。我国1910年的《大清著作权律》,被认为是中国普遍保护作者权益的版权法。谈版权一定离不开印刷,西人以此与德国的谷登堡(J.g.Gutenbe...
2006年2月13日,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北京大学教授王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中国的文字,刚产生时,都是按实物摹写的,即平常所说的图画文字或象形文字。所摹写的,都是人眼所能见到的实物,与绘画颇似。但这样的文字,为数不多,满足不了人们表达思想、传播信息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日益复杂,象形文字逐渐向符号化发展、演变,记录和传播信息的文字也日益增多,原有的、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已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导致文字向指事、会意、转注、形声、假借,即所谓“六书”发展、演进。这样,...
印刷术所用的印刷材料,主要分印墨和承印物两大类。就中国古代印刷术而言,承印物除纸张之外,还有远远早于纸张而存在的织物。印墨、纸张、织物,于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
印刷术虽然源远而流长,但人们对它的研究却起步甚晚,而且这种研究又是在书史研究中逐渐引发、分离出来的。无论对它的研究还是著述,长期以来,一直带有较浓厚的书史色彩。研究中,人们自觉不自觉的,总是把着眼点过多地放在以纸为承印物的书籍的印刷上。在探讨印刷术的发明年代时尤其如此。殊不知,印刷是工艺技术,它是将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包括纸张和织物在内的各种承印物上的一套完整的工艺方法。它可以转印在纸上,也可以转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