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射电天文学 >>> 射电天体物理学 射电天文方法 射电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射电天文学相关记录425条 . 查询时间(1.209 秒)
快速射电暴(Fast Radio Burst,简称FRB)是宇宙中一类持续时间为毫秒量级的超亮射电脉冲信号,其起源和产生机制是当今天文学的谜题之一。2007年天文学家首次在脉冲星巡天数据中发现FRB后,FRB的研究迅速成为天文学前沿热点之一,2023年度邵逸夫天文学奖近期被授予FRB的发现者。2020年4月28日,加拿CHIME射电望远镜和美国STARE-2探测器探测到来自银河系内一颗名为SGR ...
新疆奇台110米射电望远镜(简称QTT)已于2022年在奇台天文观测站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精度最高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为全面提升望远镜的探测能力,及尽可能覆盖较宽的观测频段,QTT将采用超宽带信号接收系统。超宽带系统通过增加带宽提升望远镜的观测灵敏度,但与此同时,带宽的增加对信号采集、传输和处理带来较大挑战。此外,超带宽也将汇入更多的电磁干扰信号,需要新的方法来应对。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专利:一种原位透射电镜仿真环境样品杆系统
活动星系核的射电精细结构和光变观测研究
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电磁干扰检测;评估及防护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
2023年7月29日,《科学进展》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前沿所等组成的联合团队,通过FAST“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优先重大项目开展的研究工作。该工作针对河内快速射电暴磁星SGRJ1935+2154的多波段观测,揭示其射电脉冲星辐射相。该团队通过对比脉冲星辐射和其X射线辐射轮廓相位,发现其所发出快速射电暴爆发与脉冲星脉冲具有不同的...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黄晓渊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提出利用射电望远镜直接寻找暗光子暗物质的新方法。2023年5月2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利用射电望远镜直接探测暗光子暗物质》(Direct detection of dark photon dark matter using radio telescope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该...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黄晓渊研究员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研究人员合作提出利用射电望远镜直接寻找暗光子暗物质的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在2023年5月2日以“利用射电望远镜直接探测暗光子暗物质”(Direct detection of dark photon dark matter using radio telescopes)为题,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近期,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美国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上获得了30小时观测时间。所获取的图像和数据使科学家们能够识别出以前从未观察到的致密、冰冷的太空云中的分子,包括甲烷、乙醇和含有氮和硫的小化合物,这些分子是构成生命基石的材料。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期刊上。
雷达与射电天文分论坛│2023第十届世界雷达博览会、2023第三届“雷达与未来”全球峰会。
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天体射电辐射机制。目前,基于对波粒共振条件的弱相对论近似,该理论已经发展出了多种的电子分布函数模型。半相对论修正的电子回旋脉泽辐射理论在解释地球极光千米波辐射、磁化行星射电辐射、太阳微波尖峰辐射和III型太阳射电暴中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越来越多的观测, 例如来自银河系内其他类太阳恒星、耀星、脉冲星等高能天体的射电辐射,这些辐射机制的解释往往要考虑完全相对论...
由荷兰、英国、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共同建设的泛欧射频望远镜阵列(LOFAR)将进行一次系统升级。
2023年3月13日,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臧蕾和钱声帮研究员等人对银河系超软X射线源研究的最新成果。该工作基于TESS空间望远镜和AAVSO数据库的测光数据,确认了超软X射线源半人马座WX的轨道周期在长期持续减小,揭示了半人马座WX的轨道演化是由次星磁星风或磁盘风驱使的。两者单独或...
2023年3月13日,国际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臧蕾和钱声帮研究员等人对银河系超软X射线源研究的最新成果。该工作基于TESS空间望远镜和AAVSO数据库的测光数据,确认了超软X射线源半人马座WX的轨道周期在长期持续减小,揭示了半人马座WX的轨道演化是由次星磁星风或磁盘风驱使的。两者单独或...
低频全空域紧致暗弱微小射电源检测是未来平方公里射电阵列(SKA)的研究重点,数据导向的算法预研有重要意义。近期,新疆天文台行星科学研究团组单昊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利用整套TIFR GMRT 巡天第1次发布数据(TGSS ADR1),基于小波多尺度稀疏表示,并嵌入高动态压缩调和映射、增益控制以及基于角分辨率的判别算法,进行了高动态射电源检测算法的初步研究,较好的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此项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