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农学总论相关记录11320条 . 查询时间(0.56 秒)
以“XR4347”冬小麦品种为供试作物,在温室内开展盆栽试验。试验设置不施氮(N0)和施氮(N1, 1.5g·盆1)2个氮素水平,每个水平下设置3种水分处理模式,即全程充分灌水(CK)、干旱锻炼后复水(PW)和干旱锻炼后复旱(PD),研究施氮和干旱锻炼后复水/复旱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锻炼后复旱使植株水势降低。与CK和PW处理相比,干旱锻炼后复旱对气孔导度(gs)的降低作用大...
选取中国607个气象站1958−2019年逐日最低气温观测资料,运用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从气候致灾的角度,对葡萄主产区春霜冻灾害发生日数、频率、站次比以及致灾危险性进行分析,以了解葡萄主产区春霜冻的分布特征和风险区域,为葡萄主产区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0a来,各葡萄产区春霜冻平均发生日数和频率差异较大,春霜冻发生频率和平均发生日数最高在西北产区和西南高山产区,最低在南方产区...
探明桑轮纹病发生区冠层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变化情况,有助于快速筛选控制桑轮纹病病原菌(Gonatophragmium mori)潜在的拮抗微生物。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冠层上部和下部叶片上表面和下表面细菌相对丰度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多样性指数(Shannon)上,冠层上部叶片是冠层下部叶片的1.26倍,冠层内叶片上表面是下表面的1.49倍。2)在结构上,冠层下部叶片的...
气象灾害已成为造成农业歉收和农业生产波动的主要原因,为厘清农户灾害应对行为及影响因素,利用中国猕猴桃主产区陕西省关中地区两个典型县(周至县和眉县)的226份调查数据,对猕猴桃种植户灾害应对行为决策及行为强度进行测度与综合分析,并运用Double-hurdle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农户行为决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户在灾害前后的行为存在差异,灾前主要采取树主干涂白包裹及果园熏烟等方式,灾后主要采用剪...
以山东省为研究区,选择偏差校正随机森林BRF(Bias-corrected random forest),支持向量回归SVR(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和Cubist模型三种机器学习方法融合多影响因子模拟3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3,以期为精确监测山东地区干旱提供一种方法。将2001−2017年23个站点的SPEI-3值作为因变量,多源遥感数...
在温室环境下,研究大白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与气温、光合有效辐射的动态模拟关系,以期为温室大白菜生长管理与环境优化调控提供参考。2020年6−9月,以“新早熟5号”大白菜为试材开展前后三期实验,自动采集温室气温和光合有效辐射数据,每3d进行1次大白菜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测定。计算实验期间各处理大白菜光温效应LTF以及辐热积TEP、积温GDD值,利用一期实验数据建立生理特性及营养品质动态模拟...
2020年夏季(6−8月),全国气象条件总体特征是:农区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5℃,热量充足;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干旱影响偏轻;平均日照时数较2019年同期偏多,但较常年同期偏少。农业生产的有利因素包括:天气晴好,墒情适宜,夏收顺利,夏种偏快;光温适宜,降水充足,利于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提高。主要不利气象条件有:强降水过程多,长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偏重,农渔业生产遭受损失...
为探讨原位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果,采用盆栽培养试验,研究钝化剂种类和添加比例对土壤Cd钝化效果和小白菜吸收C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添加活性炭、石灰和磷矿粉比例的增加,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均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所有添加活性炭、石灰和磷矿粉的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小白菜地上部Cd含量均显著降低,其中,添加5%的活性炭、4%的石灰和5%的磷矿粉3个处理土壤钝化效果均最佳,...
风云卫星微波遥感土壤湿度产品在农业应用中,尤其是在作物监测和干旱预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产品可靠性的评估至关重要。本研究以中国气象局的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土壤湿度数据为参考,系统分析了山东地区2018年FY-3B和FY-3C卫星反演2级土壤湿度产品的质量及其时空分布,并与SMAP和SMOS卫星反演3级土壤湿度产品进行对比。使用EASE-Grid投影方法的转换方程进行空间匹配,将卫星的格点转换成经纬...
临界氮浓度(Nc)是在一定生长时期内获得最大生物量时的最小氮浓度,对实时了解作物氮素营养状况,提高作物品质与产量,避免肥料浪费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高温胁迫下设施番茄植株氮素运营规律,确定番茄临界氮浓度,以番茄品种“金粉一号”(Jinfen 1)为试材,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Venlo型温室开展高温和施氮量双因素全面试验。设置昼温/夜温4个温度水平,即T1(25℃/15℃,CK)、T2(30℃/20℃...
草本优势种对于干热河谷侵蚀沟地区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样方法、重要值法、种间联结分析法,对元谋干热河谷侵蚀沟地区干湿季草本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进行研究与分析。AC值、X2值变化最大的前6个种对干季数值均小于湿季;完全负联结(AC=-1)显示干季(总种对的52.38%)草本优势种种间关系较湿季(总种对46.42%)负联结更为显著;X2值显示湿季种间联结性均为极显著负联结,占总种对...
以沿海沙地淡竹和四季竹为材料,使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其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AR)下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等相关指标,选用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4种模型进行拟合,筛选其最适拟合模型,为沿海沙地竹子光合生理特性研究和生态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用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和指数模型对淡竹和四季竹的拟合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不存在光饱和点...
以无患子种仁为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无患子种仁油的提取工艺;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鉴定无患子种仁油的主要成分,并分析其种仁油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15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15和粒径为0.3~0.4mm,在此条件下无患子种仁的油脂得率为45.23%;各因素对种仁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时间>温度>料液比>粒径。分析表明无患子种仁油主要由C...
采用人工模拟酸雨的实验设计,以国家农业地理标志产品香青菜(Brassica chinensis L.)为实验材料,以叶片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设置直接喷施pH3.0的酸雨(SY)和10mg·L−1浓度五酸钾溶液预处理后再喷施pH3.0的酸雨(WS)两个处理组。测定并比较分析各处理组香青菜根系活力、质膜透性(MP)、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脯氨酸(PRO)...
实时准确地预测墒情是进行灌溉预报,实现农田水分精准化管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基于根区(0−60cm土层)水量平衡原理,利用泰勒级数对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和作物蒸腾量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并以实时根区平均土壤含水率为自变量构建了动态的土壤墒情预测模型。采用天津市武清区西吕村无线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包含3个监测点)实时监测数据(地表下30cm和60cm处的土壤含水率),分别选取5d、10...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