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性科学 肿瘤学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 生物医学工程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国际动态 医学相关记录8688条 . 查询时间(2.361 秒)
2023年2月21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创伤骨科罗令教授团队郭强主治医师联合澳大利亚西澳大学Nathan Pavlos教授和Jiake Xu教授团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NI指数期刊,IF=17.694)上以论著形式发表题为《Sugar transporter Slc37a2 regulates bone metabolism in m...
美国科学家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发现,对颈脊髓进行硬膜外电刺激,改善了两名中风后慢性肌力不足患者手臂和手的运动锻炼和力量。这些数据提供了初步证据,表明了脊髓刺激(SCS)作为一种中风后上肢康复的恢复方法的潜力。相关研究2月21日发表于《自然—医学》。
2023年02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叶幼琼研究员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题为“Reconstruction of the tumor spatial microenvironment along the malignant-boundary-nonmalignant ax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开发了肿瘤空间微环境解析工具Cottrazm (...
目前,大多数临床策略仍依赖于肿瘤亚型的组织病理学分层,而对这些分层亚型中单细胞表型的空间位置信息知之甚少。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研究团队绘制了肺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单细胞空间图谱。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题为:Single-cell spatial landscapes of the lung tumou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生物医学是综合医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前沿交叉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在保障人类生命健康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2023年1月23日,《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Seven technologies to watch in 2023”的文章,提出了七项可能对2023年科技创新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包括:单分子蛋白质测序技术(Single-molecule protei...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天然免疫细胞,是神经炎症的主要介质,神经炎症是神经性疼痛的基础。然而,控制小胶质细胞反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近期,来自西北大学和多伦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类名为Orai1的钙通道,可以调节与神经炎症和神经性疼痛相关的小胶质细胞的功能。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期刊,标题为“Regulation of neuropathic pain ...
腓骨肌萎缩症2型(CMT2,也称为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2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神经遗传病。研究表明,许多引起CMT2的致病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和生理功能各不相同,但却会导致患者表现出非常相似的临床症状,其共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在《Cell》发表题为“Diverse CMT2 Neuropathies are Linked to Aberr...
人体绝大多数细胞为二倍体,同时,机体存在大量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以确保细胞在连续的分裂过程中保持二倍体状态。全基因组倍增(Whole Genome Duplication, WGD)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常见基因突变模式,即天然二倍体细胞转变为基因不稳定的四倍体细胞。WGD在肿瘤的发生与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驱动作用,且通常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但WGD发生的细胞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2023年2月17日-19日,2023博鳌外科论坛在海南博鳌成功举办,作为本次论坛重要内容之一,第八届大中华胸腔镜手术菁英赛全国总决赛也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葛腾飞医师荣获全国总决赛肺叶组二等奖(第三名)。这是近年来安徽省胸科医院胸外科医师在此类国家级技能竞赛中的再次突破。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纳米诊疗研究所陈填烽教授/贺利贞研究员团队在纳米药物重编程NK细胞代谢增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获得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影响因子17.52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该研究的第一完成单位,贺利贞研究员为本论文第一作者,陈填烽教授为本论文通讯作者。
英国科学家研究显示,游离糖摄入越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越高。这些发现为全球饮食指南中将游离糖摄入降到每日摄入能量5%以下的建议加强了证据力度。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BMC医学》。
In many instances, the physical manifestation of cancers and the ways they are subsequently diagnosed is via a tumor, tissue masses of mutated cells and structures that grow excessively. One of the m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ADAD)是由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或早老素2基因的致病突变引起的。ADAD的病理生理改变在出现临床症状的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早期诊断有助于医生施用药物减缓患者病情。近期,来自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冰岛和英国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蛋白质可能是该疾病早期阶段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成果发表在《Brain》期刊,标题为“Plasma biomar...
澳大利亚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生物学》上刊发论文称,他们在人体肺部发现了一种蛋白LRRC15,这种新受体可以与新冠病毒结合而阻断其感染,并在人体内形成天然的保护屏障。这一发现为科学家开发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或应对肺部纤维化的新药物提供了新途径。
2023年2月10日,由中日友好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主办、北京健康管理肿瘤筛查与早诊分会协办的高端国际学术讲座系列活动“前沿适宜技术在疾病早筛中的应用”在北京成功举行。中日友好医院纪委书记高学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