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理学相关记录4336条 . 查询时间(2.285 秒)
报告内容将回顾微生物组与病毒组研究的简要历史,阐述并展望微生物组与病毒组的技术前沿。微生物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韧,早期关注的是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二十一世纪初,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微生物组从结构向功能的转变。今天的微生物组,则进一步发展到宏基因组、宏转录组、宏蛋白组、宏代谢组相结合,尤其关注微生物与宿主(环境)之间关系及其机制,即多组学研究。自本世纪以来,病毒组的研究兴起来,病毒的富...
2024年4月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人类学学会会长郝时远先生应邀莅临我院,作题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大象之思——以滇象北上与贡象南来为例”专题讲座。院党委书记包凤兰、校学报编辑部主任金良、学院部分老师、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到场聆听,讲座由副院长满达主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团队发布了首个榕属植物对叶榕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修正了原有基因组中存在的大量的间隙和组装错误,大幅提升了对叶榕基因组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研究组围绕上述主题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发表了题为Phytochemical diversity and their adaptations to abiotic and biotic pressures in fine roots across a climatic gradient的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群落生态与保护研究组联合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的相关科研人员,探究了笼状结构在食草动物影响下的进化过程。通过系统发育比较发现:现今植物对大型哺乳动物的结构防御策略是逐步进化产生的。首先,植物在中等食草动物压力的环境下产生了密枝,随后在强食草动物压力的环境下形成了刺。研究结果强调了密枝作为食草动物防御策略的适应性价值,并明确了大型食草动物是塑造木本植物...
为了解新的学术研究动态,拓宽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文化视野,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于2024年3月30日早上在畜产楼A202举办了动物医学生物信息学专题讲座。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噬菌体学组委会委员张炜教授。
2024年4月7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易文/朱强团队与生物物理研究所王勇研究员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 A Computational and Chemical Design Strategy for Manipulating Glycan-Protein Recogni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运用密码子拓展技术在活细胞内操纵CH-π作用...
2024年4月3日上午,整合生物学前沿论坛——哺乳动物性腺体细胞分化调控,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C605会议室举办,中科院动物所高飞研究员应邀作学术报告,报告由生医学院陈振夏教授主持。
2024年4月3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何军贤教授和香港浸会大学毕旸教授应邀来访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学术报告,并到植物发育与环境适应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指导工作。学院教师和研究生20余人参加。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植物系统发育与多样性保护研究组联合国内外同行,以中国樟科长久以来被认为仅存在单一物种的泛热带寄生植物——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inn.为研究对象,借助系统发育分析、形态性状统计分析和物种分布模拟等整合手段,探讨中国及邻近区域范围内无根藤是否存在隐存种。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陈耀星教授团队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学》(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30分钟变构链置换可视化检测弓形虫》(Allosteric strand displacement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for the visual detection of Toxoplasma gondii in 3...
2024年1月,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文莹/田杰生课题组题为“Nitric oxide sensor NsrR is the key direct regulator of magnetosome formation and nitrogen metabolism in Magnetospirillum”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趋磁细菌一氧化氮...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王涛、董江丽团队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发表了题为《转录因子MtNAC80的S-酰基化循环影响截形苜蓿冷胁迫响应》(The S-acylation cycle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MtNAC80 influences cold stress responses in Medicago truncatula)的研究论文,揭示...
2024年3月2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薛愿超、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李幸研究员应邀做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学院的整合生物学前沿论坛,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陈振夏教授主持此次报告。
中国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自2012年开始举办“国际植物日”科普活动,迄今已成功举办12年。2024年,国际植物日科普活动将联合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植物主题科普活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